刚吃完午饭,虹光就开着瘪壳车又来到铁路医院采访。
摄像大刘拎着摄像机和虹光走下汽车,向医院大门走去。
市里给他们下达的采访任务是,铁路医院改成非典定点医院的改造情况,以及今晚接诊第一批非典感染者的准备情况。
虹光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又增加了一分对晓晓的担心。他本想给晓晓打个电话,问问情况,但当着大刘的面,又不好说什么,希望在医院能见到她。
在院长办公室,古铜正在和市长王岭通电话,他汇报说:“负责工程的部队战士连夜奋战,今天中午12点,所有病房改造工程全部按照传染病房要求改造完毕,临时病房也搭建好了。现在就差安装设备了,市里调拨的设备什么时候能到?”
王岭市长告诉古铜,市里调拨的设备正在路上,估计下午2点就能送到。古铜向市长保证,晚上8点以前设备一定安装完毕。
王岭叮嘱他,今夜12点老榆村第一批感染非典的患者就要送到你们医院,一定要做好接诊准备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请市长放心,我院医护人员已经全部到位,现在正进行岗前培训,保证今夜老榆村非典感染者顺利接诊!”古铜说完挂上电话。
秘书推门进来说:“院长,电视台记者来采访。”
古铜说:“他们来得真快,连喘气的工夫都不给。让他们进来。”
虹光和扛着摄像机的大刘走了进来,把镜头对准了古铜,准备采访。
“先等等,一会儿有好戏让你们拍。”古铜说着,拿起电话说:“马上让安华到院长办公室来。”
没多大工夫,安华敲门走进来,问:“院长,你找我?”
“你看谁来了?”安华顺着古铜手指的方向,扭头一看,通往普通病房的门开了,孙奶奶拉着小孙子走了进来。
“妈,您怎么来了?”安华吃了一惊,以为家里出什么事了。
这时,医生和护士也捧着鲜花走了进来。
安华愣了一下,看到儿子,心里一阵紧张,儿子怎么也来了?
她顾不上多想,叫了一声“儿子!”就张开手臂要跑过去抱儿子。
刹那间,安华又停了下来,惊恐地叫着:“儿子,别过来!妈妈刚从病房来,身上有病毒,小心传染!”
宝宝一下子吓哭了。孙奶奶连忙把孙子抱起来,宝宝哭喊起来:“妈妈,我要妈妈!”
孙奶奶哄着他说:“小宝,乖,咱不过去,在远处看看妈妈就行了。”
“好儿子,想死妈妈了!你怎么来了?”安华含着眼泪望着儿子。
宝宝在孙奶奶怀里,抽噎着说:“我发烧了,住医院了,医生阿姨给我看病。”
安华大吃一惊,扭头问古院长:“院长,我儿子怎么了?”
古铜告诉她说:“你儿子感冒发烧,送到咱医院检查,排除了感染非典,是扁桃体发炎,经过治疗,已经痊愈,今天可以出院了。”
安华埋怨起来:“怎么不告诉我?我是孩子他妈呀。”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安华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转过身对儿子说:“宝宝,妈妈太忙了,对不起,不知道你病了,现在好了吗?”
宝宝止住了哭声,懂事地说:“妈妈不哭,宝宝好了,医生阿姨说我得的不是非典,一会儿就能跟奶奶回家了……”
“好儿子……好儿子……”安华看着儿子,泣不成声。
今夜,铁路医院就要接诊第一批非典患者了,宝宝是普通病房最后一个离开的孩子。
他的妈妈安华,是医院第一个接诊萨斯感染者的护士,从那时起,在毫无精神准备的情况下,她一直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已经十几个日日夜夜了,她唯一想念的就是她的儿子。
大战在即,刘海英向院长提议,在宝宝离开医院前,让安华见见孩子。谁也不知道,在后面的日子里还会发生什么,万一有什么不测,别留下遗憾。
院长古铜接纳了刘海英的建议,亲自安排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把孙奶奶接到医院,让她们一家三口相聚,才有了这让人感动的一幕。
这时,龚宇、刘海英和几位医护人员走了进来。
刘海英捧着一个生日蛋糕,上面插着4支蜡烛。刘海英把蛋糕放在母子中间的地上说:“安华,今天是你儿子的4岁生日。我托人买了这个生日蛋糕,代表全体同事给你儿子过生日,祝宝宝生日快乐……”
“谢谢!谢谢!谢谢护士长!谢谢大家!”安华流着泪,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生日蛋糕上,点燃的蜡烛映照着人们的脸,大家一起唱起了“祝你平安”。
虹光看到人群里的郑晓晓,发现她已经剪成短发,美丽的大眼睛含着眼泪。
大刘扛着摄像机拍下了这感人的场面。
拍完新闻后,虹光和郑晓晓来到铁路医院后院。
这里绿草如茵,空地上已经搭起了一排排临时非典病房。鹅卵石铺的小路,蜿蜒穿过。静悄悄的,只有虹光和郑晓晓两个人,在小路上徜徉。
虹光问郑晓晓:“你的长发呢?”
郑晓晓说:“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