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脚步声,飒飒如雷鸣。
高举的戈矛,迎风招展的旌旗,遮天蔽日。
大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七月,大明大军挥师南征。
按永乐大帝的旨意,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沐晟为副将军,率军直取交趾。数月之后,也就是当年的十一月,朱能病卒,张辅就此接任该路大军统帅之职,继续南征。因此,张辅是大明军队军事上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而作为张辅最为信赖的军事副手,张轩辕、文景瑞勇担重任,屡立大功,成为张辅的左膀右臂。
这一天,与张轩辕、文景瑞依依惜别之后,风清、月白站在一处高地之上,目送着大军绝尘而去。直至最后一行士卒的身影消失在视野尽头处,两人依然不愿走下那块高地。大概是想活跃一下气氛吧,月白打趣道:风清妹子,这一刻,是不是“悔教夫婿觅封侯”了?
在言辞方面,风清何尝又在月白之下呢?于是,她这样回应道:“月白姐姐,我看你啊,恨不得那文公子现在就封侯呢!”
月白倒也沉得住气,顺势说道:要说封侯,那可是一件好事情啊!哦,我记得有这么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可见,这侯爵,也不是想封就能封的。除了自身的实力,还有关格局、机缘、气运——
“是啊,有朝一日那文公子封侯拜将,我的冯姐姐就是诰命夫人了——”风清说着,朝对方挤了挤眼。
月白轻轻拧了对方一把,微笑道:再怎么说,到时候,我也要到张少将军赵大夫人府上,打一下秋风——
“寒舍秋风有限,文大将军冯大夫人府上,那才是花团锦簇——”
“哦,到时候,我们两家就轮流做东,吃它个不亦乐乎!”月白说着,再也忍不住,哈哈的笑得合不拢嘴。
姐妹俩说笑一阵之后,又商议了一下后勤保障、舆情掌控、情报密探方面的事宜,以便返回之后,及早布置、落实。
看看商议得差不多了,月白突然这样问道:“哦,你还记得,当初那慈光毙命之前所说的那句话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风清接过话语,“当时,当时他只说了‘那东南——’几个字——”
“是啊,是‘那东南’几个字。现如今,我大明的军队,要开赴何方呢?”月白这样说道。
风清先是一愣,接着缓缓说道:哦,你,你的意思是说,当初,那慈光要说的是,“东南方向”?也就是说,他跟交趾方面,有着某种关联?
“嗯,应该就是这样了。”月白接过话,“那慈光冒充建文帝,显然不是一个人在行动,要不然,又何必广积钱粮,网罗羽翼呢?这交趾方面,也多次袭扰我南方地区,企图坐大。这样看来,我觉得,他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绝非捕风捉影——
风清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有些事情,一时看不清它的真相,也实属正常。不过,现如今,那一切,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只要我大明军队三军用命,直捣忤逆老巢。到了那时候,一切都将归于平静——
“是啊,归根到底,正义与实力,才能永葆苍生社稷——”月白接过话。
征衣渐远,征尘散去。
其后数月,大明军队屡战屡胜、势如破竹。再加上舆情方面的引导,使当地民众认清了胡氏父子的嘴脸,转而支持大军平叛。到次年五月,众叛亲离的胡氏父子走投无路,被大明军队俘获。其后,永乐大帝考虑到陈氏宗室已无嫡传后裔,遂在当地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实行与内地省份一样的治理。张辅大将军秉承圣上旨意,镇守交趾。而张轩辕、文景瑞率一小部分人马,返回云南。
至此,大明王朝迎来了全盛时期。
张轩辕、文景瑞凯旋后,与风清、月白相聚,其乐融融。
这一天,冯月白接到密报,大意是:及早返回浙东一军事要塞,有要事相商。
看完密报之后,月白这样说道:张少将军、风清妹子,你们好不容易才过了几天安稳和乐的日子,这一趟浙东之行,就不烦饶你们了——
风清撇了撇嘴,嗔道:冯姑娘,此前,我们说过诰命夫人的事情吧?
“嗯,是说过,那又怎样?”冯月白这样回应道。
“月白姐姐啊,这诰命夫人可不是自封的吧?现如今,既然李先生有要事。在我看来,既然是要事,又不便在信里明言,不难想象,也就是颇为棘手的大事情了。月白姐姐,你是李先生的高足,他自然会想到你。可是,作为你的妹子,我,我就能袖手旁观吗?”
月白略作思忖,觉得风清的话语自有道理。这样想着,她把目光转向张轩辕。
张轩辕自然看出对方眼神的意思,就这样说道:冯姑娘,依末将之见,李先生既然说是要事,自然就不会是私事,相反的,甚至会牵涉到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既然是这样,风清想着要跟你一起去,以尽绵薄之力,也算是合情合理吧?至于末将,如果能够到江南水乡走一趟,且不说有什么收获,总会大开一下眼界吧?
眼见对方说得如此诚恳,缓缓地吸了一口气之后,月白这样说道:风清妹子,要说行军打仗,我们既是外行,也不能随军前往,着实有点遗憾。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