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牵着陈萱儿走出杏花楼的那一夜。
那一夜的每一个画面都在他的眼里恍惚着。
走去。
忙乱的神都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希望。
都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走过熟悉的内城,走过熟悉的每一步。
曾经巡查时走过的每一步。
“郑大人?”突然一个声音响起,“哟,您回来了,我以前是长安县的小李啊,你可还记得我?”
郑年报以微笑。
“哟,这不是郑大人么?”
“郑大人回来了,这一年去哪儿了呀。”
很多人认识他。
也有很多人的脸上带着疑惑。
郑年走过酒摊,走过布店,走过钱庄,走过一切他熟悉的地方。
来到了略显清冷的长安县府衙门口。
踏步走入青龙门。
“你他妈谁啊,这儿是哪儿你知道……”崔海怔怔的看着郑年。
“吃胖了。”郑年微笑的看去。
崔海脸上露出的先是惊恐,随后就是泪水。
他发疯的跑到了县衙门里面,“大江!许柱!你们看看谁回来了!”
嘶吼声。
郑年仰起头,面前巨大的牌匾。
正大光明。
他侧身进入后院。
一大群衙役小厮站在后院里,面容之上都是震惊,惊恐,欣喜,狂喜!
鱼塘还是很安静。
上面有一把摇椅。
摇椅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一个留着胡须的人躺在上面,脸上盖着一本书。
水里的鱼摇头晃脑。
郑年缓缓走了过去,拿出了一锭金子丢在了鱼塘里面。
书掉在地上。
“郑小?”
“师爷。”
两人欢笑着。
他是那个县令。
他是那个师爷。
他却早已不是那个县令。
他也早已不是那个师爷。
可他还是那个县令。
可他还是那个师爷。
郑年的笑容伴随着朝阳,洒在整个长安县县府衙门口的时候。
他温柔的问道,“账头没问题吧?别我回来了,一大堆的事儿。”
“无事。”师爷缓缓道。
郑年笑了。
师爷也笑了。
没有一个雄心壮志的少年当初的理想是做一个县令。
但是郑年,只想做一个县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