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第九十四章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可怕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四章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可怕的(1 / 2)

日至于衡阳,是谓隅中,为巳时。

“禀祭酒,巳时将至,将鸣锺。”

李斯此时正在后堂之中安坐,闭目养神。

这位皇帝身边的重臣,此刻虽然闭目,但是脸上神态十分严肃。

除了李由一人立在李斯右边,其余属吏皆着立在左边,人人怀中捧着竹简、毛笔。

座下一共六人,皆为今日做笔录之用。

李斯听了听了下吏的通传,这才睁眼。李斯有些诧异的望着眼前的空地。

他本料定今日这样的场合,太子必定会驾临。但是都这个时辰了,太子还未现身,想必是不来了。

这可不像太子的作风。

也不知父亲大人在为难什么,这个时候居然还在走神。李由提醒一声。

“父亲大人,时辰将至。”

李斯回过神来,对着下吏微微点头。

“嗯。去吧。”

李斯缓缓起身,抖了抖自己的衣襟,而后像是自言自语一般。

“百家未来的命数,全在今日之议。”

李斯左手负在身后,右手端在腰前,不紧不慢的迈着步子向前堂走去。

李斯面色冷峻,虽然未露怒色,但威严外泄。

上次的焚书之议,虽然皇帝陛下未准允,但是因为那件事最后不知怎么的,竟然让天下士人都知道了。

李斯得到消息,已经有不少读书人在痛斥他上次的焚书之议。

李斯自以为这是他们对他落井下山之举,但是他也意识到,读书人的嘴不仅仅可以用来讨饭,而且可以用来害人。

他的声名险些被毁于一旦。

幸亏,皇帝陛下最终没有同意此事,否则他现在必定是声名狼藉。

还如何为太学祭酒,又如何能召的动天下名士。

今日,他得小心些,免得被人又捉到什么话柄。

李斯这么想着,两颊颧骨高高凸起,显得他的脸色很为阴沉。

————

与此同时,刻着太学二字的朱漆牌匾下,停着一架铜马车。

一位身着黑红相间的上衣下裳的儒服的老者立在门前。

看见这身红黑相见的衣服,就知道来人是儒生。

而他头上高高顶起的玉冠,又显出他的尊严和地位。

非但如此,。

他一边抚着胡须,一边目不转睛的望着这牌匾。

他眼中流露出一股沧桑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老夫当年束发之年便入了稷下学宫。

当时齐国国力鼎盛,而一年一度的稷下学宫大会都会吸引无数名士前来论道。

稷下学宫每年论道之时,诸子云集,名家齐聚,哗然论道的场面可谓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后来他终于学有所成,作为儒生门下的一员于稷下学宫与诸名士论道,当时年轻气盛,与诸生同坐,论列的却是秦之非。

谁能想到,后来齐国国力衰弱,国主昏庸无度,眼见天下统一大势所趋,天命归秦,他当时毅然选择了来到秦国。

不过几年的功夫,天下已经全部是秦国的了。

世事变得真快。

今日秦国之太学,吸引了天下名士。有人曾说,这太学与当年稷下学宫无异。

但是他却不以之为对。

他至今都没忘记稷下学宫之规:一、不任职而论国事;二、不治而议论;三、无官守,无言责。

而看看这稷下学宫门前,大秦锐士护在门外,而门内,又是皇帝陛下的重臣坐镇。

李斯——

一想到李斯,他就来气,淳于越是万万没想到,他这位饱读诗书的朋友,居然会提出焚书之议。

淳于越在门前已经呆呆立了半响,他在回忆稷下学宫,也在犹疑。

今天,对于身在秦国的儒家来说,无疑是个机会。

他淳于越既然师出儒家,那么自然要将师门之学发扬光大。

“仆射,巳时将至,仆射若是去的晚了,怕是失礼。”

礼——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淳于越听了这话,拂了拂袖子,迈步往内。

————

刚来到堂前,淳于越就看到李斯正为今日前来之宾众星捧月般拱于上座。

李斯亲口请求嬴政,命七十二博士共商此事。

七十二博士自然不会全部出席,诸子之中,各出一名代表。

而在秦国朝中有声望的大儒,这第一就是淳于越。是故今日七十二博士一共来了四位。

一位是淳于越,另一位是周青臣。

而另外两位,则是秦法家之列。

不仅如此,出自齐法家胡毋敬也奉李斯之邀前来。

李斯见到淳于越,其实还是有些尴尬的。毕竟原本李斯为廷尉,位居上卿。而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素来都是淳于越称呼一声李斯为李兄,李斯唤淳于越一声淳于老弟。

但是现在,李斯只是祭酒,而祭酒只是个小官。即便是太学祭酒,终归不属于朝廷士、大夫、卿之列。李斯现在像个编外人员。

而淳于越身为博士仆射,虽然不是大夫,但是位同大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