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武侠修真>靖难攻略> 第423章 杀鸡儆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3章 杀鸡儆猴(3 / 4)

的西番百姓生活已经够好了。

不得不说,朱高煦算是吃了一个时代红利。

当下的青藏,无疑是秦汉以来最弱的一个时期,就连曾经统治萨迦大殿的帕木竹巴家族,也难以拉出数千军队和明军对垒。

这个碎片化的青藏,让明军齐民编户起来十分轻松,几乎没有遭遇什么的麻烦。

偶尔有几个土司试图抵抗,也都被明军的野战炮给教化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询问起了驿道的事情:“驿道已经修通了吗?”

“已经修通了,因此臣想询问殿下,是否还需要修建通往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驿道?”

郭资回答的这条驿道,是历史上明清都未开辟的驿道。

正因如此,历史上这块地方才会轻易的被莫卧儿给侵占。

当然,虽然没有明清驿道,但当地确实有从喇萨和三竹节通往列城和色加尔的吐蕃故道,就是不容易走罢了。

“这条驿道若是按照之前修建驿道的成本来计算,要花费多少?”

大明有钱,但这笔钱始终会花光,因为比起朱高煦的计划,这两千多万贯的储蓄实在太少了。

因此他必须得先问问看这条驿道的费用,才能决定是否修建。

“恐怕不下百万贯。”

郭资硬着头皮回答,而这也让朱高煦衡量了起来。

诚然俄力思军民元帅府那块地方很重要,但那是后世,而不是当下。

其次,当地人口数万,若是与明军发生冲突,那明军的补给线从四川成都府算起,起码有九千里路。

尽管沿途可以征调西番百姓,但那样代价就太大了,而且当地没有什么产出,大明的手也伸不到中亚来对其进行补给。

想在当地驻军,那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这条驿道一点点修吧,每年从成都起运十万石,慢慢来。”

朱高煦不准备一口气竣工,按照每年起运十万石米来说,起码四十年才能修通这条驿道,但这对四川和西番的压力也不大。

如果四十年后大明能收复西域,并在喀什一带屯垦补给的话,那明军想在当地站稳脚跟还是比较容易的。

“是……”

郭资简单回复,朱高煦也打开了江东六府的两本文册。

文册上,江东六府三十三县,县中有户六十万六千余,口数二百九十五万余。

如果按照洪武十四年的六府六百余万人口数据,那江东六府的城市化率恐怕突破了40……

当然,这样的情况自然不可能,所以只能代表相比较县城,农村的隐匿人口更多。

三十年时间,六百万人能增长多少?

哪怕古代夭折率很高,人口增长五成恐怕也没有问题。

从江东六府来看整个南直隶,那南直隶人口估计早就突破了一千八百万,而江东六府起码九百万人口。

六府之地,便是除江南之外其它一省乃至数省人口。

这三十年间隐匿的人口究竟有多少,朱高煦也很想知道。

“人口情况继续差,摊丁入亩、取消徭役,加上户籍牵扯官学的这些政策下,江东六府的人口最快一年就能清查出来。”

“今年弄好了,明年再调几万吏员进入南直隶,对南直隶全面推行新政。”

朱高煦一边说,郭资一边记。

人口的事情说完,朱高煦将目光放到了机户衙门的文册上。

在文册上,机户衙门的五万多架织机尽数支借了出去。

一架织机价值上百贯,每年可织上百匹,值钱四十贯。

按照朝廷支借织机只收五分利息来看,织工们起码要织两年半的白布才能平账。

不过这是没算原材料的时间,如果算上原材料的成本,那织工们得不吃不喝七八年才能平账。

在平账过后,他们每年收入起码四十贯,刨除材料还能赚十来贯。

若是手艺精湛些,织些绫罗绸缎,那收入还能翻上一番。

辛苦一年,便能在城外购置三四亩上等的水田,亦或者辛苦三年,便能在内城购置一处三进三出的院子,自此成为富农。

这也就是朝廷愿意直接织机,换做曾经的那些富户,顶多只会租借织机,并且利息要比朝廷收得高得多。

明代中后期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被视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实际上的织工顶多糊口,比普通普通种地的农民过得稍好些罢了。

类似朝廷这种年利息只需要五分的机户,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存在。

正因如此,机户衙门的织机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支借一空。

七八年后,朝廷每台织机获利三四十贯,另外还能用平账的白布进行远洋贸易,从东洲和日本赚取足够的贸易。

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会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