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带着李虞去了村东头。
李虞见村东头的屋子大都是茅草房,“姑母,他们日子挺艰难的。”
李梅道,“这些人家都是逃荒过来的,大都靠佃田过活。
河边的那一大片良田,都是周家和徐家的,姑母幸好有你,不然也只能去当佃户了。”
说话间,到一座茅草房前,李梅带着李虞走进篱笆围成的院子里。
“小安在吗?”李梅叫道。
姜小安从屋里走了出来,脸上还挂着泪痕,“李姨,您找我有事吗?”
“你小鱼姐说先给你送点米来,到时候就从你工钱里扣,你娘呢?。”
这时一个脸色蜡黄的妇人,扶着墙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小安,是谁找你啊?”
小安连忙过去扶着他娘,“娘,是李家大姨和姐姐。”
李虞走前把米递给小安,“婶子,我是小鱼,小安明天要去我家干活,我先给他送点米来。”
“是李梅和小鱼啊?真是稀客,好几年没见过你们了。”
李梅看着她道,“钱大姐,你好好养病,小安明天就去我侄女家干活。”
钱氏喘着气,“多谢你们,关照我家小安。”
“钱大姐,你好好歇着,天晚了,我们就回去了。”
“好,小安快去送送。”
小安把李虞姑侄俩送到门口,含泪道,“谢谢李姨,李姐姐。”
“没事,你快回去照顾你娘去。”姑侄俩快步朝家里走去。
回家吃过饭后,李梅对李虞道,“鱼儿,我和你姑父看好了一处地,等荒地开出来,我和你姑父就回去修房子去了。”
“好,我明天去雇几个人干活,您和姑父就回去请人修房子去。”
“慌啥?不差这几天功夫,明儿一早还要下地,快去歇着。”
第二天一早,李虞一行刚到地里,就看见小安已经在田里挖地,捡石块。
李虞连忙叫住他,“小安,快去吃饭。”
小安垂着头,“李姐姐,我吃了来的。”
李梅也叫道,“去吧!小安,和小鱼回去吃点饭再来。”
“阿青,你带小安去吃饭。”
“小安哥,跟我来嘛!”李青上前拉着他回了家。
“我们来晚了。”陈耀辉和李氏也扛着锄头来了。
李虞见陈耀辉和李氏也来了,“我们也刚出来,陈叔,李婶,要辛苦你们了。”
李氏笑着拍了李虞一下,“这孩子,老是这么客气。”
李虞笑了笑,对陈耀辉道,“陈叔我想多雇两个人干活,好让姑母回去修房子,就照上次的工钱,您看,村里有合适的人吗?”
“有,我这就去帮你叫吗?”
“行,就劳烦你了。”
陈耀辉放下锄头去了村里,李梅嗔怪道,“你这孩子,这么急干啥?”
李氏道,“大姐,还是趁现在大家都闲着,赶紧修,我听我公爹说,大概过些日子又要派劳役了。”
李梅听后皱眉道,“咋又要出劳役,这几年,年年都有,真不让人省心。”
“听说要修河道,好像要弄一个码头,得去不少日子,唉!刚收点粮食,又要花钱这日子一年比一年难过。”
李虞见她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也暗暗发愁,陈耀辉带着四个汉子扛着锄头来了,指着三人对李虞道,“这几个大叔都是村里干活的好手。”
“谢谢几位大叔,辛苦你们了。”
一高壮的大叔笑道“苦啥哦!有钱挣天天干活都行,哈哈···”
几人挽着袖子,下地忙活起来。
李梅见又雇了几个人,想着一天要差不多一百文的开支,还是让鱼儿去三岔口看看,把那些酱菜卖掉,就叫住李虞道,“鱼儿,你还是去三岔口看看吧!”
“好,我去看看。”
李虞放下锄头回了家,刚换好衣裙,招娣就跑了进来,“表姐,门口有个叫柱子的说要五十罐酱菜,要豇豆的。”
“好,你把他带进来,我这就来了。”李虞急忙拿着从李青那找来小册子带着,从卧室里出来,看见招娣正和柱子一起往竹筐里装酱菜。
李虞也连忙一起装了起来,两个竹筐刚好装满,李虞提着竹筐放到板车上,和招娣说了一声,和柱子一起去了三岔路,顺风客栈。
刘掌柜见李虞和柱子一起来了,乐呵呵的道,“小鱼,你放我这儿的那些酱菜都卖了,尝过了的客商都说你家的酱菜好吃。”
“喜欢就好,刘大伯,劳烦您了。”
一个粗壮的汉子走了过来,“老刘,动作快点,我们要走了。”
“来了,来了。”刘掌柜连忙带着李虞把酱菜,装到后面的一辆骡车上面。
汉子见竹筐里垫着厚厚的干草,“哎!你家做事细致,上次在青山城那家买的酱菜差点碎完了。”
李虞笑着应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叔吃了我家的酱菜,觉得好的话帮着宣讲、宣讲,我家的酱菜叫青虞酱菜,罐子上有两根小辣椒。”
“好。”汉子把钱付了,大声吆喝道,“走,伙计们。”
车队动了起来,慢慢地走远了。
李虞和刘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