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不但让官方媒体没法再忽视这丫头的存在,而且也借助皮尔卡顿公司的力量,成功为张嫱的演出风格保了驾护了航。 要知道,模特大赛和皮尔卡顿的新品发布会,因为两场表演都是面向全国观众现场直播的。 演出虽然精彩,效果虽然轰动,可由此产生的诟病和不满意见,也是空前的。 现场骚动差点险些失控的安全问题,让官方深感后怕,表达了不满。 民间的反馈声音,则主要集中在大众群体对于模特们服装暴露程度,和演出节目的前卫曲风,十分不习惯。 许多保守人士,认为这两场表演的胸肩过于袒露,紧身裙的大腿部分开衩太高。 还有就是对于张嫱浓妆艳抹,烫爆炸头,在舞台上穿紧身裤和贴满亮片的衣服的造型,以及她又蹦又跳的迪斯科风的歌曲,感到特别另类,觉得无法接受。 许多人都惊呼,怎么上面居然允许这样的“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登上电视屏幕? 实话实说,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如果要不是皮尔卡顿公司是主办方,而且演出服装和助兴节目又是大师本人亲自批准拍板的。 换成国内任何一个单位,谁承办这两场演出活动,下场都得凉。 组织方绝对扛不住这么广泛的质疑,上面必然要追究相关责任。 弄不好啊,今后这模特大赛就别办了,彻底散摊子。 可就是因为“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皮尔卡顿公司作为法国知名的国际品牌,在国内服装领域的地位已经被神化了。 大师因为在国际时尚行业地位显赫,又屡获大奖,本人专业素养和声誉也无人可以质疑。 皮尔卡顿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大师从服装专业的角度解释了一下,顺带还给国内普及了些许国际上迪斯科的流行趋势,社会上的噪音和干扰就立刻降低了不少。 谁让国内的时尚业就是人家给传进来的,手把手教会的呢? 国内的服装业,实在找不出一个足够份量的人物能跟大师叫板的,或者说能平等论道的。 甚至因为今年在金陵刚刚发生了一起美院的人体模特被逼疯的悲剧,不乏有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和艺术院校的师生,主动替大师站台发声。 这些人齐声抱怨国内思想太守旧,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和新兴事物。 有人还借用了刘海粟大师的话,说“关于模特的斗争,七十年前就在华夏大地上掀起过一场轩然大波。七十年后的今天,模特的处境怎么仍然这样艰难?这说明我们反封建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随后,社会舆论就发生了奇妙的转变,支持与反对的力量开始此消彼长。 这种时候,或许是考虑到皮尔卡顿公司进入内地后,对于国内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发展,确实贡献颇大。 再加上大师通过这届比赛选拔出的国内模特,即将被其带出国门,登上世界的时尚舞台。 这也是有利于共和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难得机会。 上面便给了一句“对待新兴事物只有先充分了解,才能客观评价。不要因为国情不同,动不动就扣帽子,更不要少见多怪”的指示。 就把这场演出风波,文化争论平息了。 于是就连张嫱也顺带沾光了,由于她的演出和时装表演“捆绑”在了一起,等于无意中,也获得了官方默许的一张通行证。 这么一来,她就终于得到了跻身主流舞台的机会,走入了新闻媒体的镜头。 先是广播电台先找上门来,邀请张嫱做了一期节目。 节目中除了穿插播放张嫱专辑里的那些歌曲,就是个人访谈环节。 聊她的个人生活,聊她是怎么开始步入歌坛的。 是怎么有幸得到在国内时尚盛会上献唱的机会的。 问她的演出获得了观众如此热情的追捧,又是什么感觉。 紧跟着就是几家京城报纸和音乐杂志争先恐后,来给张嫱采访,拍照。 随后又是京城电视台来邀请张嫱参加一场首体举办,现场直播的文艺晚会。 虽然劳务费和演出费,都没几个钱。 可张嫱却因为这些登上官媒的机会,开始被大众认识。 用后来的话说,就是在乐坛正式占据了一把交椅,勐涨人气,疯狂圈粉。 她的专辑磁带也因为这些综合因素,在全国范围持续热销,掀起了一股迪斯科流行风。 或许以“一夜成名”来评价张嫱出道的经过,是有些夸张的。 但要说她一月之内红遍大江南北,凭借一人之力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舞会”,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