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有一句话,“留住人才就是留住未来。” 早已经历过一世人生的宁卫民,对这句话,有着相当深刻的感悟。 上辈子,他干邮商,其实是最讲实际,最在乎物质回报的行业。 当真是有奶就是娘。 这行里从没人谈理想,大家都为发财而来。 所以宁卫民也没有滋生出靠谈理想忽悠职工的坏毛病。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他算计太过,显得自己有点精明外露,唯利是图。 替他干活的人,往往都觉得他这个老板头上长角,浑身带刺,自私苛刻,不近人情。 尽管也承认他处事公平,说话算话。 但作为受雇于他的下属,没人为这种等价交换感激他,也很难对他生出什么亲近感和感激之情,更别提什么忠心不二了。 于是宁卫民就陷入了一个非常难受的恶性循环中。 他发现自己永远在为缺乏优秀的团队而发愁。 只要他的员工有了一定专业能力和客户基础,工作做出些成绩。 用不了一年半载,自然而然就辞职单干了,连涨工资增加提成都没用。 谁让这一行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门槛,又偏偏是最适合个人单打独斗的行业呢? 他因此也被同行取笑,说他的买卖简直是“新人培训班”。 直到这辈子,宁卫民跟在康术德的身边,逐渐理解了“以和为贵”的真谛。 除了报酬和待遇方面,也开始注重对下属的情绪管理工作了,会玩儿感情投资了。 他才算得到了甘愿替他效犬马之劳的左膀右臂,真正结束了这种“光杆司令”的悲催命运,具备了在未来建立起一个庞大商业帝国的可能性。 如今他手下的员工们和过去相比,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总会被他的个人魅力俘获,对他心怀敬意,信任有加,然后变成对他死心塌地的拥护者。 从斋宫开始跟着他的四个姑娘“美纯洋媚子”如是。 从北海彷膳借调来,一度跟他有过矛盾的江大春和小查如是。 甚至就连从特殊部门派来,原本为了监视他一举一动的那些安保人员也是这样的。 这绝不是什么“王霸之气”,而是宁卫民懂得切实去考虑他人的多方面需要了。 这种为人处事上的重大进步,让他终于点亮了梦寐以求的科技树,成了一个合格的老板。 就以眼下来说,宁卫民出国的日子越来越近。 那些有可能陪着他一去出去打拼的下属,自然是喜不自胜,摩拳擦掌。 但与此计划无缘,只能留守国内的人,就是另一回事了。 好些人难免惶惑不安,产生了一种即将与宁卫民疏离,或者说情感上被舍弃的不踏实感。 于是为了大后方的稳定,宁卫民在出国前,就很有必要对一些自己格外倚重的人做好思想工作,才能放心离开。 负责服装业务和邮票的殷悦是头一个。 帮他把持工艺品送货工作的罗广亮和小陶应该算是第二拨。 再接下来,原本是该轮到以张士慧为首的坛宫饭庄这一系人马的。 但张嫱的大红大紫,其首张专辑所产生的巨大利润,以及和华夏音像公司签订了全新的合作合同,这一切都促使着宁卫民不得不把张嫱和她的妈妈作为优先安抚的对象。 坦白讲,张嫱如今的状态对宁卫民来说,多少是有点失控的。 因为她出道就是巅峰,如今的名气太大了,不会再缺少演出的机会,算是翅膀已经硬了。 几乎每天,都有人主动登门邀请她参加演出和采访。 音像出版社更是闻着味儿就找来了好几家,哭着喊着捧着钞票,希望能给张嫱出专辑。 连原有历史中,给张嫱出《东京之夜》的云南音像出版社也在其列。 而且那边的介绍人,听说还和张嫱母亲是同一乐团的熟人。 要不是宁卫民早就有言在先,双方还签了合同。 要不是张嫱死活也看不上那边给的歌曲,连试唱一下都不乐意。 弄不好张嫱妈妈真就答应了。 可话说回来了,宁卫民人在京城还好说,要是他出国了,这事儿恐怕就会有变数了。 难保张嫱妈妈今后再面对相似的情况,会耐不住缠磨,抹不开面子,犯了湖涂。 那真出现这样的情况,宁卫民到时候又能怎么办呢? 他根本没法追究啊。 说白了,他们之间的合同在这年头法院承认不承认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