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武侠修真>晚明海枭> 第224章 名满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 名满天下(2 / 3)

“此去苏州、南京都是逆流,乘船何如乘马?”张溥仍是摇头,“马力不够,那就换马,对了,兄长带银子了吗?弟身上带的不多……”

二张于是又连夜赶路,此时林海的老闸船已出了长江口。他哪里知道,他曾派阮美去寻找无果的娄东二张,正在因为他的一篇文章而望山跑死马……

老闸船驶出长江口后,林海站在船头,但见星空壮丽,海波壮阔,一时之间也颇有点逸兴横飞,一股“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在胸中油然而生。

这次行动至此可以说是大获成功了,林海在长江口航行了二百里,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看来南直隶方面果然是毫无准备,压根没想到那名毁了杭州魏忠贤生祠的悍匪会出现于此。

林海当时故意要那一个月后的七十万两银子,其实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李实那侄子以为他肯定在海外某个地方等着收银子,结果他却带着老太监直奔苏州而去,主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如今,他林某人总算是困龙跃入大海了,剩下唯一的悬念就是他在崇祯帝登基后能否获得招安。

这一点,林海自问是有八九成把握的,毕竟此事过后他必将名满天下。只要他在合适的时机表达被招安的想法,定然会有许多人为他奔走呼喊,毕竟崇祯元年就连郑芝龙这等巨寇都被招安了。

当然,这事林海还需主动去运作,这就是他当初在崇文书院作秀的原因,也是他在东山岛放了郑芝龙一马的原因。

≈lt;divcss=≈ot;ntentadv≈ot;≈gt;虽然当时要杀郑芝龙是很难,但若是请来俞咨皋率领的福建官兵会剿,把郑芝龙团伙给揍个半残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林海最终选择了让郑芝龙保存实力,为的就是让他再度大闹福建、广东沿海。

到那时,朝廷要么就招安郑芝龙,要么就只能招安林海去对付郑芝龙,这两人一个是江洋大盗,另一个虽然有些不法行为但却是抗阉英雄,结果就不问可知了。

走到这一步后,林海就算是王者归来了!

以他届时在江南的声望,必然能成为众多名流巨子的座上客。就崇祯年间的政治环境来说,还有谁人敢将黑手再伸向他林某人的生意?

老闸船出了长江口后转而向南,此时迎风角度太小,已无法像在江中那样近迎风航行了。接下来的航程只能戗风,要将近半个月时间才能回到淡水。

当林海还在舟山群岛一带航行的时候,他那篇文章已经传到了浙江杭州。

西湖断桥以东,草衣道人的茅庐中,王微正与两名男子谈论林海。只见其中一人和王微年岁相仿,脸上颇有些风刀雪剑留下的痕迹,另一人明显要大个十几岁,但却保养得极好。

这个年纪大的就是东林党魁钱谦益,他身旁那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则是王微的前夫茅元仪。这两人都是因阉党而罢官在家,同时又都与王微十分要好,彼此之间也颇有些交情。

钱谦益和茅元仪还有个共同点,他们俩都是帝师孙承宗的小迷弟。

孙承宗是钱谦益的会试主考官,同时还向内阁大力推荐过自己这位门生。钱谦益对他的座师自然也是非常尊敬,后来为孙承宗写过很多文章,并且狠狠地黑了一把在辽东战略上与孙帝师意见相左的王在晋。

至于茅元仪,那就更不用说了,他因《武备志》一书被很多人向朝廷推荐,但却屡辞不就。直到孙承宗督师以后,他才主动自荐,而孙帝师也对茅元仪很看重,自谓“非我不能用茅生,茅生亦非我不能用”。

“贫道实是没有想到,那日毁掉权阉生祠的竟是这林千户……”王微说着悠悠地叹了口气,“林千户做得好大事,只可惜,《红楼梦》于今绝矣!”

“修微,侬说这悼红轩主会不会就是林千户本人?”钱谦益闻言忽然道,他没见过林海本人,只见过那篇经王敏政润色的文章,一时之间突发奇想。

“不像,此人质朴无文,身上绝无文人气息。”王微说着又道,“再说,若个书生能如他这般行事?”

“修微之言,确系不刊之论。”钱谦益对林海的幻想破灭了,他确实很难想象那劫持苏杭织造的悍匪能写出《葬花吟》来,那不是林黛玉倒拔垂杨柳么?

“谁说书生就做不得大事?若非权阉当道,林千户这等豪杰又何须乘桴浮于海?”茅元仪一脸愤青样,他嘴上说的是林海,实际又何尝不是在说自己。

此人向来以诗剑风流的儒将自诩,最为向往的就是上马杀敌、下马赋诗,只可惜年过而立却落得个文不成、武不就,去年还因柳河之败受牵连被阉党罢官了。

“止生,何须如此执着?你又何尝不能乘桴浮于海?”王微自离开茅家之后就醉心佛道,凡事都讲究顺其自然。

“东虏若平,我自会从赤松子游……”茅元仪其实也是颇有些隐士情结的,这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体现,只不过他的爱国之心更强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