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烟花映着月色,郑府的琉璃瓦上落满了雪。
时光如梭,郑知颜都及笄了,她微微仰起头透过敞开的窗望外边亮如白昼的苍穹。
风顺着窗台吹进,烛火微弱,却映得郑知颜绯裙愈艳,腰间垂下来的裙带划过绣着莲花的裙摆。
侍奉在侧的赵婆子看着满意极了,她们家姑娘长了张好脸。
眉目端丽,淡妆细腻,脸庞轮廓清晰,蝴蝶髻乌黑发亮,还有两小缕青丝垂在胸前,唇色红润,嘴角天生微弯起,像总是面带笑容。
郑知颜没察觉赵婆子在打量她。
随年龄的增长,她和郑良瑜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在前几年就住进书院里的院舍了,一旬回一次,每次回来,他们也不一定能见上面。
即使见面,也说不了几句话。
今晚是除夕,郑良瑜肯定是会回家过的,郑知颜老早便被婆子和丫鬟抓到镜子前梳妆打扮了。
她们说郑良瑜日后是个有出息的主儿,她可是他亲妹妹,怎能跟他关系疏远了去。
郑知颜随她们折腾自己。
她心中挂念着另一件事,及笄后就要对原书男主和郑良瑜发放好意了,早点完成,早点获得自由,到时随处去,过不受约束的日子。
郑知颜记得原书里的男主和郑良瑜是同窗,二人关系还不错,不如先从郑良瑜身上下手?
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也不能寄托于郑良瑜会念及亲情而任由她亲近,算算日子,他应该知道自己不是郑二夫妇亲生的儿子了,她也不是……他的亲妹妹。
没了这层关系,他们之间跟陌生人大概差不多,她一方面松一口气,一方面又感觉有弊端。
有妹妹的名头在,他即便再无情,也不会轻易伤害她。
“六姑娘?”
赵婆子给郑知颜整理好衣裳,将她扶起来,见她发愣,不禁出声提醒:“时辰不早了。”
屋里屋外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温度,房间里的银碳烧得发红,郑知颜的脸也被炭火烘得泛起红晕,像打上了一层薄薄的胭脂。
在她们要出去时,丫鬟青禾推门进来:“六姑娘!”
赵婆子皱眉,不满地训斥道:“跌跌撞撞的,成何体统。”
青禾忙低声认错。
郑知颜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但终究是在现代生活的人,不可能会因为这种事责怪人:“无碍,你且告诉我发生何事了?”
见郑知颜没有怪罪自己莽撞的意思,青禾迅速说了一遍自己从他人口中听来的事。
今夜,郑良瑜不会回来了。
皇帝急着要见他,郑鸿也跟着进宫了,听到此处,赵婆子尚未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郑知颜却懂了,原来是在今晚揭晓郑良瑜的身世。
郑良瑜并非郑鸿与李氏之子的事极少人知晓,他是一位叛国将军的独子,先帝下令诛其九族。
郑鸿和郑良瑜父亲交情笃深,不相信他会叛国。
可郑鸿不相信是一回事,先帝相信又是另一回事,纵使他无数次上奏为之求情和奢望为之洗脱冤屈,先帝依然置之不理,诏令不变。
重感情的郑鸿不愿见昔日好友连最后的香火都没了,决定将当年刚出生不久的郑良瑜抱回来养。
又逢李氏腹中胎儿落了,郑良瑜便名正言顺成了郑家五郎。
郑鸿、李氏把他当亲生儿子养。
也不知是何人一直为此事奔走,寻找证据,时隔二十年还坚持翻案,当今圣上看到摆在面前的证据后,沉默良久,宣召郑良瑜进宫。
先帝所犯的过错,皇帝没有选择遮掩,更显他的英明仁德。
青禾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眼底还留存着震惊,赵婆子的惊讶不比她少半分,久久不能言。
郑知颜拍了拍赵婆子的手:“嬷嬷,同我去阿娘那里吧。”
“是,六姑娘。”
*
郑鸿离家多久,郑知颜便在东院陪了李氏多长时间,李氏有些担心皇帝会怪罪郑鸿当年忤逆先帝行事,当臣子的欺上瞒下可是大罪。
郑知颜安慰李氏说没事的,圣上贤明重义,不仅不会罚郑鸿,兴许还可能会赏他。
反正原书里就是这样发展的。
可郑知颜又不可能直接告诉李氏,只能当作一些安慰话说出来,看能不能安抚一下她的心。
话虽这么说,李氏还是提心吊胆,坐立不安的。
天蒙蒙亮,李氏还坐在美人榻那里,时刻派人留意着动静,而郑知颜趴坐在她大腿上,侧脸枕着自己的手臂,不受控制打起了瞌睡。
李氏低头望郑知颜,轻轻抚摸着她的脑袋,舍不得小女儿跟自己熬夜等郑鸿回府,想唤醒她。
“太太!”
“老爷他们回来了!”
外屋传来窸窣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