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537章 范氏望族?张网以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7章 范氏望族?张网以待!(1 / 2)

【直接派人去晋商宅子抓人太无脑,可能抓不到范永斗,因此上章末尾改成了“请去开会”。】

张家口本来是没有县令的,但今年开春大明朝廷在朱媺娖决议下,在京师周边重置宣府、延庆、蓟州三府,后面便在张家口设了县。

且之后又下来一条政令,在宣府、大同等地恢复与北虏的互市政策。

这对晋商、陕商等做北方口外生意的商人而言是大好事。

虽说在大明条例规定内的正经生意,无法像范家等晋商八大家那样走私禁运物资般牟取暴利,但只要生意做得好,也能获利颇多。

范家虽然以走私禁运物资及在内地贩卖辽东珍惜的人参、东珠等珍宝为主,但明面上也是参与了正常互市生意的,甚至规模也做得不小。

否则如何能遮掩范家巨大的财富来源?

既是张家口的正经商人之一,官府号召的事当然得参与,何况扩建马市对众商人来讲还是好事。

因此,闻言范永斗便在丫鬟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并非他自己站不起来,只是养成了有人服侍的习惯而已。

他看了眼周围的子孙们,笑着道:“这官府说是要扩建马市,其实不过是要我们这些商人输捐而已,最后也许只用一小部分银子顺带扩建下马市,做做样子。

至于那输捐所得的大部分银子去了哪里,你们想必都知道的吧?”

庶三子范华抢先道:“那还用说,当然是被当官儿的装进了囊中,以公肥私嘛。”

说的不错,范永斗笑着点头。

心里则在想:三儿子不错,经常煲养生汤给他喝的三儿媳妇更不错,以后可以安排个好位置,多分点财产。

“所以,以后你们不论是在张家口,还是在别的地方,碰到当地官府要输捐,千万不能小气,尽可能的多捐。

一则,可以给我范家留下善名、美名,二则也可以趁机让那些当官儿的知道我范家的诚意,以后逢年过节的送送礼,与其加深合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几个儿子听了纷纷应是,顺带着拍范永斗马屁。

“父亲大人说的都是至理名言啊,儿子一定谨记。”

“父亲大人这番话,真是让儿子茅塞顿开,以后再也不愁无法跟那些当官的搭上关系了。”

“听父亲一席话,感觉比自己跑十年生意都管用呢。”

“···”

范永斗知道儿子们在故意奉承他,但还是很受用。

等儿子们说完,他才摆摆手,笑着道:“好了,不过是一点儿人生经验而已,不算什么。

来人,为我换身衣服,我要去会一会那位陈县令了。”

这张家口的首任县令姓陈名屿,字凌涛,三十来岁,已来了一个多月,范永斗自然是把能打听到的相关消息打听了。

据说这位本是浙江一秀才,游学四川,恰逢昭武皇帝在成都监国,举行了一次乡试,其便在那次乡试高中第五。

至于之后一年时间,这人做了什么官,有什么政绩,范家也没打听到。

想来应该是颇有些政绩的,不然不会被调到张家口这么重要的地方为县令。

陈屿刚到任时,范家和其他大商户都按照以往的习惯,派遣管家去送了礼,但陈屿一份都没收。

这一情况,当时令所有商户都瑟瑟发抖。

因为新官上任收地方士绅富商礼物已成大明惯例,若是对方不收,很可是想要的更多,或者想要办什么大事。

总之,当官的不收礼,在商人们看来情况就很糟糕。

可后面张家口众商户战战兢兢了一个月,却发现陈屿只是整日里带着随从到处闲逛,什么也没做,且不论是见到士绅富商,还是平头百姓,都笑呵呵的。

甚至还跟人学习蒙语。

有大胆的百姓与其打招呼,陈屿还会回应,表现得很亲民。

直到前些日子,朝廷下来了恢复与北虏互市的政策,陈屿才开始正经做事。

此番召集张家口大商户到县衙商议扩建马市之事,也是几天前传出了风声的,因此范永斗对此行几乎没有任何疑虑。

只是换好衣服临出门前,才问了句,“除了我家,其他几家县衙也都招呼了吗?”

管事知道范永斗所言的其他几家,指的是他们八大家这个走私团体,当即道:“我问了句,说是张家口但凡有固定商号的都邀请了。”

“嗯。”

范永斗点头,不再多说,出门上了马车,直往县衙而去。

因为张家口才设县,县衙还没建好,目前陈屿与下面的官吏都住在一座被官府没收的大宅中。

这大宅原本属于一富商,结果却被黄得功手下查出贩卖超量铁锅给北虏,于是抓捕定罪,没收了家产——铁锅虽非大明禁止出口关外的物资,但每年出口多少是有定数的,各家都只能拿一定数目的铁锅去卖。

如果从其他途经将铁锅走私到关外,自然就违法了。

事实上这生意范家也做,只不过他们看出黄得功这些大明新军不好搞定,于是便打通了大同那边的门路,结果赚了一大笔。

毕竟去年北虏随清虏入关,没抢到太多东西不说,临了还损失惨重,丢盔弃甲地逃跑,如今各类铁具可缺的很。

进入大宅院中后,范永斗发现已经来了不少大商人,都坐在那里喝茶。

粗粗一看,竟然就有四五十号人了,也难怪不安排在厅堂坐,因为根本坐不下。

张家口这边所谓的大宅一般都比较小。

“哎哟,范家主也来了?”

“永斗老哥近来身体可还好啊?”

“范老先生,还请这边坐,毕竟在场许多都是您的晚辈呢。”

“···”

从这些人打招呼时的热情便可知道,范家如今几乎成了张家口的望族,名声也相当不错,人脉更是盘根错节。

范永斗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