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虽然很想立即将盐商清查一遍,并整顿大明盐业,将该得的盐业利润收之国有,奈何手中暂时无人可用。
只能等锦衣卫南镇抚司在山西查抄走私晋商团体结束,再让徐智虎去查盐商的问题了。
···
时间一晃眼来到了三月底。
这一日,朱媺娖再次召集了阁臣以及财政部主事以上的官员,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朕欲铸币,诸卿以为如何?”
众臣乍听,还以为朱媺娖是要学历任皇帝,铸造铜钱。
首辅袁继咸道:“陛下继位,铸新铜钱是应有之义。恰好此前天下纷乱,各地土豪恶贾私铸劣质铜钱盛行于世,使得百姓深受其苦。
陛下既要铸新钱,当同时下令各地,打击私铸铜钱者,并斥资回收市面劣质铜钱。”
其余阁臣也纷纷表示赞同。
在他们看来,这属于大明朝历代君主继位后的常规政务,依照惯例处理就好。
朱媺娖却微微摇头道,“此番朕不仅要铸新铜钱,还准备彷照西洋诸国,铸造银元。”
银元?
众臣听了微微一愣,却并没有感到疑惑。
因为大明如今是有一些海外银元流通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西班牙银元。因上面常有老鹰图桉,且是从外洋流传进来的,故又被称为鹰洋。
只是这一时期,西洋各国的银元都很粗制滥造,看起来甚至还不如大明的银元宝好看、精美,再加上天朝上国的傲气,大明君臣从没有想过去彷造银元。
事实上,若只是铸造此时西洋诸国那种质量的银元,也确实没有必要。
但是,朱媺娖是有后世技术支持的,甚至可以直接在后世制造银元、铜钱的母版···
“陛下,我大明百姓用银子已经习惯,制造银元有何必要?”黄道周先提出了疑问。
朱媺娖笑着反问,“嶯山先生真以为银子用着方便,没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吗?其他的不说,每年朝廷熔铸税银,在火耗上面亏损了多少?”
听此,众臣相视,一时都出了惊疑之色。
他们在想,朱媺娖是不是对银子火耗问题看不顺眼,要下手解决了。
朱媺娖又道:“民间散碎银子成色亦不一,商户、百姓用银子,往往还需要相当丰富的银子成色辨认手段,甚至需要专业人士去做。
此种现象,不仅令平头百姓在交易中每每吃亏,更是阻碍了商业的繁茂。
因此,解决银子成色、火耗等问题,势在必行。而铸造银元,替代银子,便是我大明当下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解学龙起身道:“陛下,据臣所知,外洋夷人之银元亦多有粗制滥造的,其实不过是如我们将银子铸成元宝形状而已。
故银元成色亦驳杂不一,且多有从上面剪、削余料者,以缺损充完好。
因此,想要以银元解决我大明银子所有的问题,恐怕并不可行。”
朱媺娖笑了,道:“若我们铸造的银元和西洋银元一样容易彷造,容易削、剪磨损,自然是无法解决问题。
但若是我们铸造的银元以当下手段无法被彷造,亦无法被任意削剪磨损呢?”
“这怎么可能?”解学龙先下意识地反驳了一句,随即立马闭口。
甚至露出了懊恼之色。
因为他发现,他又忽略了一件事——朱媺娖可往来后世,是可以借用后世技术的。大明或许不行,但帝君所处的“仙界”说不定就能随意做到。
其余人彼此相视,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袁继咸索性直问:“陛下可是要借用后世的技术?”
朱媺娖含笑道:“此番铸造铜钱、银元,朕不仅要借用后世的技术,还会让帝君请人为我大明设计、制造银元、铜钱的母版。
如此,只待事成,这天下间基本无人可以彷造我大明的银元、铜钱。
另外,利用后世技术制造的银元、铜钱,还会让朝廷通过铸币获得巨大收益。
诸位应该清楚,周边诸国,如朝鲜、日本乃至东南亚诸国,皆习惯用我大明的铜钱。
甚至在一些国家,我大明铜钱如同紧俏货物,供不应求。
倘若我们能够通过铸币获得较大的利润,让大明银元、铜钱畅销各国,每年将给国库增加多少收入?”
众阁臣、财政部官员,对铸币之事都是有所了解的。
此时再听朱媺娖这么一说,想一想将来的“钱景”,顿时眼睛都亮起来。
便是黄道周这位儒学宗师都不例外。
没办法,进入内阁,见识到如今大明每年巨大的财政支出,没人不想着怎么搞钱。
搞不到足够的钱,其他不说,百万新军每年的军饷都没着落。
此前新军待遇有多好,朝廷发不起军饷后,将士们的心理落差便会有多大。倘若百万新军因欠响对朝廷不满,产生暴动,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何况军费支出只是朝廷财政支出的一方面,其他如战后各省民生恢复、治理河道、官吏薪俸、教育经费,等等方面,哪个不需要钱?
既然成为阁臣,儒学文宗也得谈钱言利。
因此,阁臣们交流了下眼神后,便不再提出异议,定下了铸造铜钱、银元之事。
铜钱名字不需要想,肯定是叫做昭武通宝。
至于银元,朱媺娖准备参照后世的一些经验,只铸造两种:一元与十元。
铜钱则依照大明惯例,只铸造一文小钱和十文大钱。
散会后,已经临近中午,朱媺娖便回到竹林老宅吃午饭。
饭后,郝光明跟朱媺娖坐在桌旁边喝茶边聊天。
“你们大明需要的银元、铜钱铸造技术,以及用我们这边机器、材料制造母版的事,都已经搞定了。
半月内,东西就能送到这边来。到时候你带过去,大明就能铸造新钱了。”
朱媺娖听了略有点诧异,“这么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