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李三娘下值归家了,没有看到在院子里等着自己的李母和李大嫂的时候,就知道今儿个必定是有什么事儿绊住了二人的。
还未等李三娘问起李二兄,李二兄就直接说了:“阿娘和大嫂去了蒋家,之前蒋家打发了人来信儿,说是从上头得到消息,说是要派人去边疆送药材来。
是问问咱们家有没有什么想要送给大郎的,好一块儿给捎过去。
蒋家这一代的大郎和三郎是和咱家大郎一块儿去的军中。
阿娘和大嫂不放心,就直接上门去,想仔细问问。”
李三娘听完李二兄所说,直接就问:“是不是与二兄你前段时间所说的药商收药材的事儿相关?
想必,咱们大唐的兵士是不怎么适应当地的气候?
所以,急需药材去救治兵士?”
李二兄凑近李三娘小声说:“我怀疑,该是有一部分药材是卖给西域人,或者是换给西域人了。
总觉得上头,”李二兄指指头顶说,“是在下一局大棋。”
“二兄,你这猜测倒是很有意思啊。
不过,你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啊。
说不得,这次西征的过程中,就有用药材收买某些部落的可能呢。
得了,赶紧的,咱俩快搓些药丸子备着,到时候好给大郎捎去。”
说干就干,李三娘按着之前李大郎走时弄得种类,和李二兄俩就准备了起来。
最后李父也加入了进来,因着兑换堂的建立,李父还特意从其中用了唐家放入其中的一个活血化瘀的丸剂方子。
“唐家这个方子的配伍很是精巧,我弄出一些,到时候给大郎带去。”
所以,等李母和李大嫂回到李家的时候,一大家子,从李父李二兄、李三娘,到下值归家的李二郎、从书院下学的李三郎、小四郎,一个个的都忙的不行。
也就露珠儿被李二嫂带着在一旁,没有什么事儿了。
“你们也少弄些,亲家说了,最多就两个这么大的包袱,不能带太多了,不便宜。”
李母比量了大小,对着李二兄他们这么说。
“阿娘,这里面还有给蒋家大郎他们弄得药,怎么的都是姻亲,就算和大郎不在一处,咱们也该谢谢人家给带消息啊。”
李大嫂一听这话,就点点头,“那你们弄着,我快手下个汤饼,咱们赶紧吃了,赶赶工,明个儿下半晌儿给我娘家送去。”
“啪啪啪”,门外被人拍打的动静儿响了起来。
李三郎扑落了一下收拾药材的手,直接起身去门口问了:“谁啊?”
“我乃孙医监派来找李医师的。”
外头的人的动静不小,李三郎就转过头去看李三娘去了。
李三郎也明白,虽然家里三个李医师,但这个跟孙医监挂钩的必然是找李三娘这个李医师的。
李三娘此时也有些差异,这都傍晚上了,怎么孙医监突然找了过来?
“难道是留守京郊大营的兵士,有受伤了的?
孙医监处理着不方便?需要我帮忙?”
一边想着,李三娘就到了门口,示意李三郎开门,门一打开就见一穿着武人衣裳的男子站在门口。
男子对着李三娘行了一礼后,从胸口掏出一个信封递了过来:“李医师,这是孙医监托我送来的,他说你看了信就明白了。”
李三娘就接了信封过来,打开一看,快速的浏览了一遍,抬起头对着这男子行了一礼后就直接对着一旁的李三郎说:“三郎,快,你去找大嫂拿些吃食给这位兵士留着路上吃。”
李三郎动作快,未等那男子出口就直接转过身走了。
“别推辞,劳累你跑这一趟,不过是些方便路上吃的吃食,兵士若是不收,我哪里好意思明儿个再麻烦你来。”
李三娘又和兵士聊了几句后,李大嫂的手脚快,直接把厨房里头有的点心和从蒋家回来路上买的肉烧饼打了个包袱拿了过来。
兵士见状,不得不收了这包袱,“我明日还是这个时间再来,到时拿了送人的包袱就走,还望李医师早些准备着。”
李三娘看着这兵士翻身上马走了后,才和李三郎把大门关了起来。
“是孙医监那边来信的,我早前和他说过我有个侄子今年也去了西征,他记在心里了。
本来这次西征,他是被留下在京郊大营留守主持大局的,结果这信里的意思是这次他也被派了去往前线,估计是一开始派去的医师不够使唤吧。
所以,他接了消息后,就想到了我之前说的,就给了信儿,说是能够给稍带包袱过去。”
院子里的李家人听了李三娘的话后,还是李母拍板说:“那更好了!
有蒋家和孙医监这两条道儿,咱们能给大郎带得东西可就多了。”
接下来一整晚,李家众人换着去吃晚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