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凯恩斯的案例启示。
我们前文提过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他也是一位集中投资者。
凯恩斯的持仓甚至比巴菲特还要集中,他的大资金都投在了两三家企业上,对此凯恩斯自己的解释是:“一个人如果将投资分散于自己不甚了解的企业上,或毫无根据的盲目自信上,并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控制风险,这种认识绝对是错误的。一个人的知识与经验都是有限的,在特定的期间里,我个人认为我只能对两三家企业具有充分的自信与把握。”
这大爷真的很诚实,他意思就是他就只看得懂几家公司,其他的他不了解也看不懂,看不懂就没自信没把握,没把握的事情他就不参与。
凯恩斯的投资逻辑是:
(1)投资于经过认真挑选的对象,它们相对于真实和潜在的内在价值具有价格上的折扣,相对于同期的替代投资也具有更优的性价比。
(2)坚定地持有选定之后的组合,风雨同舟,或许数年,直至它们的潜力释放,或有证据表明当初是
(3)保持投资组合平衡性。尽管集中投资个股会隐含一系列风险,但不同的个股之间会做风险的对冲。
上面这句话说得直白点可以总结为:认真选择、重视性价比、长期持有以及风险对冲。
关于集中投资方式的“风险对冲”上雪要多提一下,如果我们去研究一些头部公募基金经理的持仓,我们会发现但凡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他们的前十大重仓股一般不会来自同一行业(指数基金和行业主题基金除外)。
正是因为集中投资的波动会比较大,所以如果大家心态上扛不住这样的过山车,可以有意识的将重仓股分布于不同的行业,这样做的优点很明显,平滑波动,旱涝保收。
虽然大部分的基金经理跑不赢指数,但也有少部分是真正的大神,只不过这些大神自己的投资组合并不是你们看到的他们公募基金里的持仓,他们有更高级的玩法,只不过这种高级的玩法他们不带着我们玩。
为啥?
不是人家吝啬,而是我们水平不行,带也带不动。
大家可以看到,不是每个行业的优秀公司赚钱能力都相同,一旦横向比较,谁出色谁平庸一看就看得出来出来,有些行业里NO.1的公司还比不上另一个行业里NO.8的公司能赚钱。
如果说持有优秀公司可以在长期带来更高的回报,尽管这些公司都来自于同一个行业,中途波动幅度大,基金经理中的高手也是愿意承担这样的高波动的。
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公募和私募基金里的大部分资金不是基金经理自己的钱,而是基民的钱,如果这些基金又不是封闭式基金,那么基金盘子的大小完全根据基民的认知和情绪而定。
很不幸,大多数基民都不可能达到集中投资要求的那种高认知和好心态,所以他们喜欢大进大出,进来的快,跑的也是贼快,这就导致这些非封闭式基金的仓位要为基民服务,波动一旦超过基民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就会跑掉,以至于高波动之后的高收益跟他们没什么关系,而且几乎是每一次都没什么关系。
大家想想,作为基民,我们如果跑了,基金经理的管理费哪里来?
基金经理想的永远是如何留住基民,让他们可以长期拿住这个组合。
只不过有良心的基金经理会让我们持续赚钱,哪怕赚的不是那么多;但是没有良心的基金经理,那招数可就下三滥了。
比如不停追热点,让基金短期内有一波不错的收益,然后骗更多的投资者高位接盘,最后死死的被套在里面出都出不来。
把大家套在里面很容易,基金公司先把一个投资热点推上新闻头条,动用各路渠道对韭菜进行“画饼式”的教育,而且还反复跟你们强调这是长赛道!很长的坡!很厚的雪!你们买进去只要长期拿绝对有光明远大的未来!
这时候你们买,他们也买,让你们一开始都能赚到钱,然后你们就越赚越买,你们的仓位在腰部的时候比较小,在山峰的时候最大,套你们套得差不多了他们再突然间巨额赎回,让基金净值在短时间内急跌。
你们会发现如果你们总是这么跟着市场玩,你们永远都在玩一个赚小赔大的游戏,因为你们的仓位在低点是小的,高点是大的,而他们的仓位正好反过来!!!
一般上涨了一个季度的东西突然急跌,很多人是反应不过来的,人家要的就是散户反应不过来,以为只是波动,只是调整,只是牛回头。
很多人不甘心自己账上浮动的盈利这么快就跌没了,于是就开始了“不死心式补仓”,当他们补到再也没有钱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出来了,开启了被迫的“伪价值投资”。
这些步骤一旦走完,基金经理的固定管理费就赚到手了,而且这个管理费可以稳定很长时间。
真相就是,如果基金经理一直一直为基民赚钱,其实规模还反而稳定不了,因为很多人赚得差不多就会赎回一部分用于改善生活,但如果把这些人高位套在里面,他们往往全都踏实得不行。
心里活动如下:亏那么多了,还跑啥跑?当这个钱没有算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