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人尊称江昊一声江队,以前不这样。
儿时的江昊只比同龄人高一点点,又瘦又白,还怎么吃都不胖。好在身体灵活脑子好使,肯吃苦训练,人走到哪儿球拍到哪儿。有这种毅力的小孩子不多,江昊凭这点获得体校教练青睐,被输送到宁晚青训队。
那阵还没想走职业运动员这条路,单纯为培养兴趣锻炼身体,于是谁都没合计带他测骨龄。进宁晚青训梯队后,教练一看他这手远超同龄人的控运技术,就以为是练后卫的,直接把他当后卫培养。
上初中之后,体检测骨龄时大夫说他至少能长到两米。
家里到这会儿这才正经思考要不要让江昊走职业,队里倒是喜欢他,一听说能长到两米,马上安排他转练锋线技术,因有很好的后卫基础,大家都期待他成为控球组织兼备的前锋。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江昊长到两米后没停,还在继续长,眼看着突破两米直奔两米一,成为那届宁青队、乃至国青队最高的球员。
没有哪支球队会眼看一个两米一的小伙打三号位,这是浪费,是暴殄天物,如此,他又改打五号位。
青年队的五号位可以靠身高和身体灵活性强吃对方,瘦就瘦,影响不大,江昊在青年队赛事翻江倒海两年。就在他准备上一队的时候,队里又重新规划他未来位置——
联赛的五号位却需要强壮的体魄跟对手花重金请来的大外援硬碰硬。
江昊显然没这个体重。
宁晚队U19教练跟一队教练商讨很长时间,征求江昊本人意愿后,决定让他打四号位。他灵活,移动速度快,适合四号位。
然而世事无常,宁晚队老中锋受伤被迫提前退役;按中锋培养的青训队员没长到期望身高顶不上来,俱乐部引援也找不到适合宁晚体系的大中锋。
五号位青黄不接的压力顷刻间给到江昊——宁晚队现役最高,他不打中锋谁打中锋?
那时候江昊其实有一些迷茫,他五岁打球,十多年的篮球生涯他不断地改位置、学新打法,从一个指挥球队喊战术的控球人变成站在内线策应听指挥的终结者。
那是他上一队的第二年,打的磕磕绊绊,仿佛不会打球。那届CBA季后赛宁晚队主场不敌滨水队,憾止八强。
季后赛分四轮,第一轮12进8,常规赛前四名轮空;后三轮为8进4、半决赛和总决赛。
12进8是三战两胜,8进4是五战三胜,主客场顺序参考季前赛排名,排名高的队伍多一个主场。
那年他们12进8下克上艰难战胜梁乡队,输了第一个客场,却拿下了第二个主场,接下来又一鼓作气奇迹般地拿下第三个客场,破宁晚队季后赛记录。
从梁乡回来那天机场全是球迷,惊得江昊念叨一晚上:宁晚队有这么多球迷?我怎么不知道。
——那会儿宁晚队成绩不好,主场上座率奇低,遇上强队主场原地变客场。
史无前例的战绩一下子点燃了球迷的热情,他们买球队周边、买队员球衣、买门票去现场支持球队。就这样,宁晚队带着同样史无前例的支持去滨水打第二轮季后赛——
第一战客场输。
第二战主场输。
第三战主场……是他们最后的机会。赢了,还有拼滨水客场的翻盘机会;输了,本届CBA到此结束。
星期五晚上,木年下课直奔宁晚市老体育场,比赛没开始,观众也没入场,江昊悄悄从后门带她进体育馆休息室,低头问她:“你来干什么?”
她自己在售票处买的票,没找江昊要票。
他一定以为她不会来,毕竟这是一场在观众眼中宁晚队必输的比赛。
木年歪头看着他笑:“来看比赛啊。”
他别开视线:“这场比赛有什么好看的?”
“来看你,”木年两眼弯弯,“来给你加油。”
江昊戚了一声,揉木年脑袋,“平时不来,这时候来,还花钱买票。”
木年开玩笑逗他:“得来啊,再不来这赛季没机会了。”
江昊一下子不说话了。
是的,除非有奇迹,否则这就是宁晚队本赛季最后一场比赛。
可奇迹哪儿是那么容易出现的?宁晚队与滨水队实力有壁,宁晚队拿什么来创造奇迹?
江昊他们内心清楚,翻盘可能性为零。
然而球迷不能接受,尤其不能接受在家门口的失败。
从无人问津到全场声嘶力竭喊“宁晚队加油”只需要两场胜利。
从周边卖断货到主队粉丝席卖不出去票也只需要两场失败。
宁晚队球迷基础差,缺乏组织,打同样没什么球迷的弱队还好,如果打强队,那会给人一种满场客队球迷的感觉,令人怀疑脚底下是谁家主场——主队进球,MC喊球员名字,观众给响彻全场的嘘声。
只是看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