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祠堂,大伙就想到刘氏,老祖这是杀一儆百呢。
“我不是那意思,如今梅娘发达了,听说要盖大房子了。”陈招娣急着解释道。
好些人不知情,众人又激动起来。
不过大家更多的是眼红、嫉妒罢了。一个寡妇,没有根基,没有靠山,凭什么她就能盖大房子?
特别是钱氏,这事她才听说,她瞪着陈招娣,怎么不提早跟她招呼一声呢。
陈招娣也是今早才知道的。今个周树根一早去她家,叫她男人去董梅家做泥工,帮着盖房子,一天能有三十钱。
若提早知道董梅盖房子,今早这戏就不是这么唱的,钱氏暗道。光靠孝道牵制董梅还不够,得利用大家的仇富心理加加码。琢磨了好几天的戏,才有一点作用,不能前功尽弃。
“唉,这么大的事都不跟我公公商量,怎叫他老人家不寒心啊。”钱氏低声道,一副很难堪的样子。
“主要是老人家还病着,昨个也不跟他说一声。”她转头看看大家,“若是我回去一说,都怕老人家受不了,病情再加重了就不好了。”
“这样的大事是要跟家里长辈说的。也许梅娘还没来得及吧?”春花婶子也疑惑,她虽说不大了解董梅,但董梅去她那买过鸡仔,她觉得董梅不是不识大体、不敬长辈之人。
“怕是她不稀得跟他们亲近咯。”有人道,“梅娘真是赚了大钱了,这么几月就能盖大房子。”心里忍不住酸得要命。
“不稀得亲近罢了,我们尽我们的心,毕竟长辈还在,根还在。”钱氏一脸苦菜相,如今她可是弱小的那头,一般人都会偏着点。
陈招娣顺着钱氏的话道:“你也别伤心,好些人有了钱就忘本,也不是她一个。”
“梅娘不是那样的人!”春花婶子急忙道,她相信自己的眼光。
“春花婶子,又没说您,您急啥。”陈招娣道,“眼么前不就是这个理儿么?有钱偷偷盖房子,没钱给公公看病。”
“谁偷偷盖房子?”不远处的汪氏喊道。
也是赶巧了,近日她也忙得脚不沾地。刚从老祖家过来,帮董梅看好了起房子的吉日,才匆匆赶去说一声。她远远地瞧着就不对劲,这些嚼舌的,看来昨个老祖的警告还不够。
“梅娘盖房子是请老祖看了吉日的。”汪氏道,“盖个房子你们就眼馋啊,那以后你们干脆把眼睛蒙上算了。”
这些懒妇成天在这里拉呱,见不得别人好。
“你们也不想想,梅娘能赚钱也没忘了咱们,但凡手脚勤快的,都能得着利。”汪氏道,“都出去转悠转悠,多少人羡慕我们村有个梅娘,带着我们发家致富。梅娘不是说了么,只要肯吃苦,往后好日子那是不敢想的。”
天天吃肉,家家盖新房,董梅讲的这句话她们倒是记住了。多数人都不相信,觉得那是梅娘为了作坊诓她们。
“听说东头拐子家的四个儿子,一日工钱就有一百多钱啊,那一月就得三两银子啊,一年下来三十多两啊。”有人道,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还真是像梅娘说的那样,我得回家,叫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赶紧找老扁头学学去。”一妇人挑起装满衣服的竹篮子,飞快朝家去。
每日都有进项,这是不敢想的事情,可如今就发生在她们身边,真真切切的。顿时妇人们都加快手速,快速搓洗,不像刚才那样慢悠悠的。
见钱氏不说话,汪氏心里跟明镜似的,还想打梅娘的注意,想得美!叫她见识见识什么是造势!
汪氏坐在石墩上,说起昨个李家院里的事来。
昨个董梅见老头卧病在床,床头竟没有一碗水,更别提抓药了
她伤心之余就想起来了金水,忘了盖房子的事。金水在世时,他爹哪里遭过这罪,有点头疼脑热,不是去抓来药就是扛着他爹去找郎中。
若不是分家时有言在先,董梅早就请来了郎中。当初老祖说了,金水该尽的孝都尽了,剩下的平均摊在金富金贵金铭头上也不及金水的一半。所以董梅母女不必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否则让金富他们情何以堪。
尽管如此,董梅还是给了一百钱,足以见她的一片孝心。
听到这,大伙心里就有账了。
李光祖可是还有仨儿子,眼睁睁看着自家老子病得起不来床,也不去抓药请郎中。看样子都是不孝顺的,没人能顶的了金水。
况且董梅还出了一百钱,够够的了,金富他们再添点,看个寻常的病还有也不花不了多少。
汪氏见状,瞥眼向钱氏,“梅娘是个心善的,也是个实心眼的。你们昨个瞧见没,她哪里像个快五月身孕的人哟。”今个她就替梅娘诉诉苦,免得这些人不知情。
为了帮作坊谈生意,昨个她陪着人家转了一天,秦婆一直嘱咐她,要多趟少出门。唉!
这时,大伙都看向钱氏,“元珍娘,你的月份比梅娘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