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和淑妃当年的那桩旧事, 如今朝中知道的人都甚少,何况是宫外的知情者。所以,怎么可能会因一桩景王府的旧事, 就顺利引出了这桩二十多年前的深宫秘辛?
若说背后没人操控着这一切, 他们二人是绝对不信的。
而既然是有人在背后精心策划和布局,那么, 肯定是要有一个目的。也就是说, 造成如今这个舆情沸腾的局面, 会导致什么结果。
“怕是直接冲着你我兄弟二人来的。”太子说,“若是所猜不错, 此番后宫怕是已经有人在圣上面前暗示些什么了。”
太子虽只是说了“有人”二字, 但彼此心中都明白,这“有人”到底指的是谁。
魏王同意太子的说法, 但他也还有一些不同的见解。
“此事若只是淑妃顺水推舟了一波,那未免也太巧合了些。”魏王凝眸沉思,显然是思绪瓢远了,想的更多更深。
太子却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心中也正有此猜测。
所以,他见魏王如此说, 不但没有惊奇, 反而还略有兴奋的笑着反问:“皇兄的意思是……淑妃怕是已经和朝臣中的谁秘密勾结上了?”
景王府一事只是个引子,暗中的人真正想引出来的, 正是当年淑妃和圣上的那桩秘闻。景王府一事的存在, 不过就是为了让二十多年前的那桩旧事能传得不那么突兀罢了。
而景王府一事,若无宫外的人相帮扶,仅凭淑妃母子,怕是办不到。
魏王并没正面回答太子的问题, 他只是把事情按着时间线顺了一遍给太子听。
“臣听娴儿说,自从徐大娘子回京后,景王便隔三岔五往徐家跑。但那徐大娘子是刚性之人,自然是一次也没准景王入内。此事一而再,再又三,自然瞒不住现在的这个景王妃。但景王妃不敢指责景王的不是,也就只能跑去徐大娘子那里撒撒泼、闹闹事,意图想通过徐大娘子来遏止景王再登徐家的门。”
“景王妃此举,自然是惹恼了徐大娘子。之后,便有了京城酒肆茶寮内兴传的当年景王喜新厌旧的风流韵事。而此事,徐大娘子并没有藏着掖着,大家都知道消息是她散播出去的,事情也是她所为。”
“事情到此,都是合情合理的,并没什么破绽之处。但再接下来的这一步,却是很耐人寻味了。”
再接下来的这一步,势头陡然猛转,看似是合情合理,其实是转折生硬,破绽百出。
魏王说的时候,太子就一直静坐一旁认真听。等魏王说完后,太子才道:“这么说,淑妃母子是已经和景王暗中勾结上了?”
魏王沉眸看向太子,没说话。
没说话就是没否认。
景王不是无能平庸之辈,若和淑妃母子勾结上的不是景王,他又怎么会允许他的那些陈年旧事就这样被暴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一切,不过都是景王和淑妃母子事先安排好的罢了。
景王深谙前妻徐大娘子和如今的景王妃的性子,知道若是他再三去找徐大娘子,这二人势必会有一场恶交。而凭徐大娘子的性子,若是景王妃欺她太甚,她是不会忍气吞声的,之后势必会大打出手,加以报复。
而这也就有了之后的景王当年风流之事传扬得满城皆知的事。
这些都是在景王和淑妃的意料之内的。而这些铺垫做足了后,顺理成章的,就引出了陛下当年那桩旧事。
如此一来,不但目的达到,还能顺利的祸水东引,让圣上以为这一切都是东宫和魏王府等人安排的。
毕竟,徐大娘子和魏王妃交好,而魏王府和东宫的交情也甚是亲厚。这两府合力谋之,是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动机的。
二人相信,淑妃此番应该已经在圣上面前旁敲侧击,煽风点火了。
淑妃母子的目的显而易见,不过就是为了离间父子之情,从而让圣上对东宫和魏王府心生疑虑,从而达到她的目的。而她的目的,就是希望赵王能更得圣宠。
最好是把东宫废了,把魏王流放了,再改立赵王。
淑妃目的明确,她此番行径十分好猜,但景王呢?
有些事太子不清楚,但魏王却是自幼在先帝膝下长大的,有关几十年前祖辈的那场血洗宫廷的夺嫡之路,他却有所耳闻。
景王和今上是堂兄弟,也就是先帝的侄儿。当年,五王混战时,京城内一片水深火热。而当时的先帝,虽为元后所出,但却极不得宠。
虽不得圣宠,但他毕竟是元后所出的嫡长子,身份地位摆在那儿,他便不容于人。当时,暗中想杀掉他的人很多。
先帝原是不想过早的加入到夺嫡中去的,只想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