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万谢,感念公主慈悲。
正巧几人在园中撞见扬州知府与林夫人,姜晏提及此事。
林夫人连忙道:“能伺候公主,是蕊珠的福气。”
说罢,又介绍一旁身着绯色官服的年轻男子:“这位是姬大人,奉旨前来迎公主回长安。”
“臣翰林院学士姬浔,拜见朝宁公主。”
男子声音清冷,姜晏抬眼望去,饶是前世见过姬浔许多次,也总忍不住感叹此人的绝佳容颜,宛如一块无暇美玉,神色也冷清清的,似天上月,高不可攀。
不少人赞他“颜如宋玉,貌比潘安”。
前世姜晏不知宋玉、潘安长什么样子,但亲眼瞧见姬浔,便知何为温润如玉、君子翩翩。
上苍真是不公,不仅给了此人好容颜,又赠他才华,连中三元,年少成名,如今是天子近臣,帝王身边的红人。
听闻姬浔被钦点为状元郎游街那日,朱雀大街挤满了想一睹其容颜的百姓,闺阁女儿所绣的香囊、绢帕纷纷往他身上扔,好不热闹。
之后结亲的帖子如同雪花一般飞入姬浔的府邸,可惜这位郎君志在高远,不欲早早成婚,伤了不少女郎的芳心。
姬浔没来之前,慧姐儿暗戳戳提了几句,眼中的倾慕藏也藏不住。
姜晏在心中冷嗤,姬浔还是这般...道貌岸然。
样貌是极好,心肝却是极黑,令人生厌!
什么温润如玉,什么君子翩翩,都是哄人的鬼话,分明是个讨人嫌、处处坏她好事的黑心鬼。
她在这人身上栽了不少跟头,这辈子姜晏绝不会再被此人的美貌迷惑。
不过姬浔虽然讨厌,但前世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那时姜晏为了帮助兄长顺利登基,处处与二皇子一党作对,以公主之名插手朝廷内政,惹得众朝臣不满。
姬浔曾写下一封信,劝她“莫要为他人做嫁衣”。
姜晏不信,还讥讽姬浔:“本宫的亲兄长登基,本宫便是大晋最尊贵的长公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姬大人在担忧什么?”
“公主高兴便好,是臣冒犯。”姬浔退让。
姜晏以为自己的话怼到姬浔,还颇为得意。
不曾想姬浔所言不假,姜晏的亲兄长、大晋的皇长子登基后,朝宁公主也就成了一颗弃子。
朝宁公主一向好性儿,今日却盯着这位姬大人瞧了许久,林夫人暗想,莫不是公主瞧上了这位大人?
姬浔无视公主玩味的眼神,拱手道:“陛下思念公主,盼公主早日回到长安,因此明日便会启程,还请公主身边的侍女早些收拾妥当。”
“大人所言甚好,”姜晏吩咐婢子,“蕊珠,你一会儿去打点我的东西,莫要让大人等急了。”
临走前,姜晏故意在姬浔身旁停下脚步,团扇微微掩面,用只有他们二人能听见的声音开口道:“百闻不如一见,大人果真风姿卓越,叫人见之难忘。”
她余光能瞧见姬浔依旧面不改色,耳根却红了,心里极为畅快。
这人还是那般不经逗,有趣的很。
姜晏得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林夫人得知公主明日将离去,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能落下了,大大松了一口气,她想到丈夫交代的事宜,刚要开口,不料这位大人似乎看穿她的意图,抢先道。
“知府大人寻得公主有功,在下会向陛下如实禀告。”
林夫人脸上的笑意更甚:“有劳姬大人了。”
她对姬浔简直满意极了,虽说寒门出身,家中双亲又早逝,可仪表堂堂,有君子之风,谁家的姑娘嫁过去都不会受委屈,是个挑不出错的女婿人选。
“不知大人可有婚配?”林夫人打探一句。
姬浔素来待人冷清,闻言只道:“在下暂无成亲的打算。”
林夫人讪讪,这是没有瞧上她家慧姐儿?
她估摸着这位大人也二十好几了,听闻房中并无娇妾通房,迟迟不肯成家,莫不是...有隐疾?
大晋民风还算开放,寻常人家追求功名,二十余岁成婚也是有的,有些人家爱惜女儿,一样能留到二十好几,不过在这之前,都会先定亲。
像姬浔这样不定亲、不成家的男子,实在少见。
林夫人在心中默默叹气,若是慧姐儿能与姬大人定亲,也能帮扶家中。
强扭的瓜不甜,是她们家慧姐儿没这个福气。
她瞧着姬大人的容颜,暗想,这般俊朗的公子,尚公主也是可以的,不知道会娶一个怎样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