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军令。
想想也是,从收到消息到自己来到此地,拢共也就不到二十天的工夫。以邺城的城防,应该不会这么快被攻陷,所以此刻林子初大概还没反应过来,依旧在率军进攻邺城。
曹操率军进驻白马城后,时间便来到了傍晚。
这大半个月的全速赶路,也着实让军中士卒疲惫不堪,曹操当即下令全军在城中休整一晚,明日再分兵赶往白马渡。
与此同时,距离白马城不足二百里外的延津。
关羽率领着三万大军,终于抵达了黄河北岸。就在全军都以为关羽会下令原地休整一夜的时候,关羽却令义子魏延令一千前锋立即渡河,探查河对岸的情况。
魏延领兵渡过黄河,发现并无袁军踪迹后,便向北岸传递消息。
随后,关羽做出了一个令人为之侧目的决定——夜渡黄河!
关羽素来有着自己的一套用兵之法,他认为此战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渡过眼前黄河。既然对岸毫无动静,那就不如当机立断。
若自己率三万大军在河岸旁驻扎,难免引人注意,为此让对岸敌军有防备,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军令一下,大军当即架起浮桥,开始渡河。
此时正是黄河浅水期,再加上关羽有备而来,军中早已备好了搭建浮桥的工具,行动起来倒是异常迅速。
魏延率领千人在河对岸严密把守,从傍晚一直到第二日清晨,关羽麾下三万大军全部渡过黄河,在南岸集结。
望见士卒疲惫之极,关羽并未令全军原地休整,而是继续进军,直到距离黄河十余里的平坦处,才开始扎营休整。
这一休整,便用了两日时间。
两日后,关羽集结兵力,开始进攻数十里之外的燕县。此时的兖州后方处于绝对的空虚状态,能打仗的士卒都随袁绍前往泰山了,因此见关羽率领数万大军来到,燕县县令二话不说,当即以法国都望尘莫及的速度选择了投降,倒是让关羽感到有些意外。
燕县又是两日休整,关羽便开始派人传消息给身在黄河北岸的张辽,让他开始渡河。
当然,这波渡河是佯装渡河,实则吸引曹操的注意。
此时的曹操,只在白马城中留了一万兵马由陈宫统领驻守,而自己则带着辛评驻守白马渡,并且成功探查到了河对岸张辽的存在。
嗯,深信谶纬的袁绍,大概是觉得辛评与自己八字不合,留在身边有些克自己。但此人极有才学能力,又不舍得弃之不用,便让他跟着曹操做个随军军师。
一来,可为曹操臂助。
二来,也能顺便监视曹操。
对此,曹操倒是极为欣喜,他表示怪力乱神什么的,自己根本不在乎,甚至觉得自己能趁机拉拢这位大才。
黄河北岸,张辽坐在大帐之中,手中正抱着一册《左传》看得起劲。
嗯,这本书正是林朝送给他的。
既然关羽可以夜读《春秋》,那张辽日观《左传》,显然也是极为合理的。
片刻后,荀攸走了进来,手中还拿着关羽的军令。
“张将军,关将军那边有军令下达。”
荀攸走进帐中开口说道,同时将军令递了过去。
闻言,张辽仔细的将手中的《左传》合上,又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贴身藏好。
这一幕看在荀攸眼中,倒是露出了赞赏之色。
张将军敏而好学,可为军中楷模!
做完了这些后,张辽才从荀攸手上接过军令,看完后不禁精神一振,大笑道:“战机已到,大事可期!”
这一嘴浮夸的言辞也不知是不是看《左传》的后遗症,反正荀攸是听得满脸震撼。
张辽将打开的军令又递给荀攸,笑道:“军师,关将军命咱们明日渡河,吸引对岸敌军注意。等咱们快到黄河南岸,敌军准备半渡击之的时候,关将军却趁机从敌后杀出,全歼这波敌军!如此,监军之计可成矣!”
闻言,荀攸也露出了笑容。
“既然如此,咱们便依计行事。能将对岸的敌军歼灭,接下来的决战也能轻松一些。”
第二日晌午刚过,张辽便开始了渡河行动。
对此,一直关注着张辽行动的曹操第一时间也反应了过来,下令将大军在岸边集结,以此拒敌。
都说七月流火,但此时却正是盛夏,气温最高的时候。
等曹操将麾下兵马列阵完毕的时候,便已经全身湿透,犹如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但由于大战在即,他也不敢脱下盔甲,只得一边用汗巾擦汗,同时密切关注着对岸的动向。
至于旁边的辛评,不知从哪弄来一把羽扇,使劲摇晃着扇风。
曹操有些诧异的看了辛评一眼,有心想讨要,却不知辛评有没有多余的,也拉不下脸。
倒是辛评见曹操酷暑难耐,微微一笑后,便又拿出了一把羽扇,递给曹操道:“使君请!”
“多谢佐治先生!”
曹操结果后道了声谢,然后拿着羽扇指着河上依稀可见的张辽大军,信心满满笑道:“这波正在跨河而来的敌军,也不知是何人统领,倒是蠢材一个!”
辛评也笑了:“使君言之有理,如此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