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四季”,又是“四季”,弥漫在放映厅里的惊悚隐藏在尖锐刺耳的弦乐之中宣泄而下,不由心惊肉跳起来。
镜头,拉远,再拉远,就这样从中景演变成为远景,最后再拉远成为全景,几乎已经看不到演员的面部表情,却能够从一个个小小的身影站位之中感受到角色和角色之间的位置——
一天情侣,互相牵着彼此的手亲密前行。
一年情侣,一左一右地保持着一点距离前行,但两个人都没有交换视线。
多年夫妻,马文背着马莲、牵着马旭,陶丽则稍稍拉开了距离,似乎感受到寒冷,不断抱着双臂蜷缩起来。
然后,惊涛骇浪般的配乐渐渐变得舒缓悠扬下来,镜头也悄然朝着右侧转移些许,正在大步大步前行的游客们演变成为一群黑点,画面主体可以看到蜿蜒盘旋的道路缓缓眼神,打开车灯的大巴照亮渐渐昏暗的天色,一路平稳行驶。
如同潺潺溪流里的一叶扁舟,宁静、安详,不由自主地,视线就跟随着那一束车灯朝着地平线尽头的远端延伸过去。
啪。
突兀地,画面切换成为黑屏,灯光消失、配乐消失,所有动静全部消失,就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寂静在放映厅里蔓延,黑屏之上缓缓出现字幕:
“完”。
一直到此时,电影才真正结束,然后字幕缓缓上滑,主要演员表率先登场。
因为所有光亮和声响被掐断得着实太突然,那种刹那间失去重心的冲击力让放映厅的观众无所适从,陷入一种大脑短暂掉线的错觉,目瞪口呆地看着字幕缓缓滑动,一点声响都没有,以至于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沉重呼吸的声音、吞咽唾沫的声音、血液流淌的声响都变得格外清晰。
窸窸窣窣。
窸窸窣窣。
稍稍回过神来之后,震撼,扑面而来,没有给予任何喘息空间就将自己吞噬淹没——
从观众以为电影结束到彩蛋出现,再到跌宕起伏地给予正面一记重拳,然后掐断所有视觉和听觉的体验,迫使观众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混沌之中。
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陆潜精心策划的一场魔术,巧妙地利用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进一步将震撼与冲击深深地烙印在灵魂深处。
精彩,精彩绝伦!
刹那间,千丝万缕的情感和思绪全部涌上心头,因为太过汹涌也太过凶猛,几乎就要呼吸不过来。
所以,“游客”,到底想要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理解稍稍直接的观众,中产阶级精心掩饰的婚姻生活背后,其实也面临着种种问题,而且他们都不说,“开口直接说出来不就好了吗”、“如果是我,我就直接对质了,哪里来那么多麻烦”、“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矫情”。
窸窸窣窣。
放映厅里已经有观众迫不及待翻白眼了,他们显然无法理解也无法同意电影所传递出来的矫揉造作——
宫毓珊就是如此,但她不是鄙夷导演,而是她无法理解,在她十二岁的世界里,事情从来没有那么复杂。
但宫毓珊总觉得,电影的结尾应该还有更多,为什么导演对准了那辆大巴呢?而且是从陶丽身上转移到大巴身上,镜头画面里是否意味着什么?还有配乐,整部电影的配乐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非常精准。
宫毓珊有些难过,自己似乎意识到电影不止如此,但她还是太过年幼,无法理解,这让人有些沮丧。
理解更进一步的观众,精英阶级总是用各式各样的道德标准确立自己的精致生活,然后居高临下地谴责那些无法达标的人们,但其实呢?“在本能面前又有谁能够继续保持清高呢”、“永远不要小觑人性”、“结尾就是妻子的道德困境,她那么迫不及待地道德绑架丈夫,现在就轮到她了”。
江士奇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如果电影止步于彩蛋前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瞄准婚姻关系的故事,巧妙地展现出两个人的权力转变,最精巧的设计就是马文崩溃大哭、陶丽依旧拒绝原谅之后的那次滑雪,因为马文“拯救”了陶丽,所以家庭重新恢复平和。
这无疑是讽刺的,因为陶丽还是需要自己得到安慰才能够原谅,并不是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为了孩子。
而电影爆出彩蛋之后,马文和陶丽之间的关系对比就能够摆脱婚姻关系的框架,更进一步上升到道德困境里,这也赋予电影更多延伸的解读空间——
比如,那两对情侣。
尽管出场戏份不多,但在结局如此重要的篇章里,陆潜依旧分别给予他们镜头,并且精心设置了他们的反应,这些细节对于婚姻关系、情感关系面临道德困境的状况都有着重要补充,值得细细解读。
理解加深一些的观众,当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往往都只能从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体验出发去思考问题,就好像陶丽一样,无数人都认为,自己面临雪崩的时候肯定绝对一定百分之百不会像马文那样,于是,他们无法原谅马文,甚至是鄙夷马文的。
事实却是,只有当自己真正面临相同困境的时候才能够知晓,自己到底会做出什么选择,“假设性问题”就好像纸上谈兵一般,人人都可以说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