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晴走到院门后,问道:“谁呀?”
原来是外婆何氏带了大舅二舅他们过来了,子晴赶紧把门打开,一看,呵,人还真来不少,大舅娘许氏和二舅娘赵氏,大舅家的三表哥万福和三表嫂李氏,二舅家的三个表哥,长福、新福、金福都来了,万福表哥还推着个独轮车,一边还放着个口袋,另一边空着大概是何氏坐着过来的,何氏手里拿着个包袱,许氏和赵氏都拎了个篮子,都是菜,子晴看了有大菜蔸,莴笋蔸,白菜条,青蒜薹,还有一大篮子的野生荠菜,绿绿的,嫩嫩的,子晴想要是包馄饨肯定好吃。
“晴儿,你娘呢?”关上门,边往里走,何氏边问。
“我娘带着二哥去山上打柴去了。要快中午才能回来。外婆,就在后面的山上。”
“哦,万福,你带着长福他们几个去找找,顺便帮你姑多砍点柴火回来。”沈万福带着他们几个答应着走了。
何氏和沈建山他们先看到篮子里的子喜和旁边站着的子寿,忙抱起子喜,子寿挨个叫了一遍人,何氏摸着子寿的脑袋笑道:“我们小三真乖,这么小就会带弟弟了。”
说完,何氏也不待子晴领,自己进木房子里看了一圈,子晴觉得木房太小,光线又不好,也不如外头暖和,就把凳子椅子小板凳什么的都搬到外头,让大家在院子里坐着。
在院子转了一圈,看着整齐的菜地和几十只鸡,何氏的脸色才稍微好点,沈建山和沈建水则是一脸的惊奇,沈建山说:“娘,小妹这菜种得真好,这黄瓜和豆角都搭上架了,咱家的苗还没出来呢,种这么多,是打算卖吧,赶早还能赶个好价钱。回头问问她怎么种的,我记得在家时她可是不会做农活的。这边地里的是什么,我怎么没见过?”问沈建水,沈建水也说不知道。
“大舅二舅,那是洋薯。”子晴回答说。
“洋薯?这就是洋薯,听你三舅舅说过,产量挺高。那这地里又是什么秧子,应该可以移栽了吧。”沈建山又问。
“是西瓜秧,可以移栽了,可是娘说一个人干不了,说等爹爹回来一起移栽。”
“西瓜?好像是个精贵的水果,娘,小妹家种的都是好东西,这一年下来就可以翻身了。我说您不用Cao心吧,妹夫是个读书人,心里还能没算计?以前是没分家,做不了主,这回,我妹子的好日子就该来了。你看这鸡还不得有五六十只,这么大的鸡婆,用不了两月就该下蛋了。”子晴发现大舅的性格比二舅爱说多了,感觉很亲切。
“那就好,你也知道,你小妹最小,我就这一个女儿,在家也是娇养的,本以为嫁了个读书人,不用下地种田,会有好日子过,哪成想你妹夫家是这状况,生生的给耽误了,这十来年,是半点做不得主,娘有心想让你哥仨帮帮吧,又帮不到点上,如今好了,我也放心了。对了,你们也别闲着,去帮你妹子把那什么西瓜给栽了,那么多的秧子,你小妹要弄到什么时候?”何氏说道。又问子晴知道栽哪吗?
子晴听了一喜,忙说:“知道,外婆,就在院子里,喏,那里,一大片的空地。”
“院子里好,还省得看贼,这院子我还真是满意。”何氏笑道。紧接着就让沈建山进屋找工具,沈建山拿出两把锄头,又找出一对水桶,让沈建水去挑水,子晴说那是挑井水的,又带着他去屋后拿了浇地常用的桶。于是,沈建山松土,沈建水挑水,许氏和赵氏和李氏拔秧子,子晴看许氏撒了一遍水再拔秧子,每棵都用手抠,带着泥土,抠了一堆,许氏和赵氏就去栽,让李氏一个人抠着。
何氏抱着小子喜坐在太阳底下,看着他们忙碌。子晴觉得这一刻真好,有至亲的人时时刻刻关爱你,想不幸福都难。子晴觉得外婆家的人,比阿婆家的人好多了,勤快,大方,真心。至少子晴就没见过田氏他们抱过子喜,还有燕仁达,又懒又小气,带着一大家人在老房那白吃白住二十来天,子晴家那时正雇人垒院墙,燕仁达愣是没来过工地,好像没这回事似的,曾瑞庆好歹还来过几次帮着干了两天。搬家那天,田氏带着三个女儿跟着过来瞅了一眼,就再没有来过。
大概有一个多小时以后,沈氏和侄子们一块回来了,万福他们几个拖了好几大捆树枝,子禄还是拎着一篮子松塔,子禄已经学会了用松塔焖米饭,最近的米饭基本上都是他在做,沈氏省了不少心。
沈氏看到何氏他们,真的很激动,何氏腾出一只手拍着沈氏的手说:“给我小外孙过百天来了,今天刚好九十九天,天气也好,就过来看看你,这些年想来也不方便,以后就好了,我女儿总算熬出来了,娘什么时候想了就过来看看你和外孙们。”
彼此叙了一回话,沈氏才想起来要去买点米菜,何氏忙说:“不用了,我让你哥他们都带来了,一家给你拿了点。一小袋米,一小袋面,还有鸡蛋,肉,菜,中午也不用做别的,我让他们采了一大篮子的野菠菜,面已经发好了,你包点野菠菜包子吧,你大哥说你调的馅好吃,总也没吃着。你先去把菜洗洗吧,你二哥在挑水栽西瓜秧子呢,让万福去挑点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