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显寒窗苦读十载,可命运弄人,他似乎天生不是应试的料。
参与了三次院试,皆是名落孙山,这一晃,又是五载时光飞逝。
家中妻儿老小从最开始的全力支持到现在的默不作声,他知晓家人不过是在维护他最后的体面罢了。
妻子为了补贴家用熬更守夜做一些缝补的活计,他都看在眼里。
他也着急,可他还想试一试,说实话,那些平日里不如自己的都能上榜,他不甘心。
再试一次,他默默告诉自己。
这日,他同前几次一样去乡学报名。
刚登记完名字便有一穿着夫子衣服的男子神神秘秘的靠近他,将他支到一旁的僻静角落,压低声音道:“学生,你这样是考不上的。”
赵显一脸茫然,连忙求教道:“敢问先生是什么意思?是学生复习的方向不对么?”
他摇了摇头,念了几个名字,接着道:“这些人的文章都不如你,可他们都上了榜,能参与下一次的考试。”
赵显仍是不懂夫子的意思,后者摇了摇头,声音继续压低道:“他们使了银子。”
“这都还不懂么?”夫子似乎有些恨铁不成钢,继续道:“你也得怎么做,不然你就永远踏不出这镇、这乡。”
“我本不该告诉你,可我看过你的文章,不想明珠蒙尘。你若是能考出去,日后说不定真有一番作为。”夫子声音压得极低,可每个字都犹如惊雷在他耳边炸开。
“什...什么...”赵显三观似被震碎,他内心升起一股愤怒,叫嚣着撕碎他的温和。
“这不公平!”
“公平?学生,这个世道自古如此,若凡事都讲个公平,那怎么会有贱民和贵人之分?”
他的脑子晕的厉害,耳边还有夫子劝说的声音:“学知识别学的迂腐了,这世道买官卖官都猖獗,更何况这等院试。你若是想清楚便去凑三十两银子来,我带你去找门路。”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的家,只知晓脑子一阵一阵发懵。
读书人的那种清高在这么些年里深入他的骨髓,他是真的做不出来这种事。
更何况三十两银子,真金白银,这可是他全部家当啊。
晚上的饭菜里连荤腥都没有,灶房还剩一些猪油,妻子独给他的炒饭里放了些,温言细语让他好好读书。
他的女儿眼巴巴的看着他的饭碗,咽了咽口水,但懂事的没有说话,只默默吃着碗里带着稀汤的米粥,盘子里是有些发黄的糠咽菜。
他只觉得眼眶发酸,在昏暗的灯光下,模糊的看不见东西。
他再也吃不下去,把饭碗递给女儿,自己回到房间读书。
可他哪里还看的下去这些‘忠孝仁义’的文章。
一夜无眠。
第二日,他早早收了行李朝县城走去。
一纸诉状,他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他要揭露这院试的黑暗。
他要为自己落榜的原因讨一个真相。
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甚至没有见到县令大人。
师爷收了他的状纸,然后询问这些人名他是从何处取得的。
他身边站着一排穿着制服的衙役们,一个个似都带着轻蔑的眼神看着他。
师爷步步紧逼,追问着是谁提供的那些受贿学子的名单。
赵显突然意识到,他做错了。
这种官家的科考若是腐朽,那势必这一整串的链条上都已经爬满了蛀虫。
他被衙役打了二十大板,理由是自己散播谣言,污蔑院试公平,扰乱公堂肃穆。
他到最后都没有透露那位神秘夫子。
每一个打在他身上的板子他都默默承受住了,他死命咬着双唇,鲜血直流,可他一声不吭。
就这样,他拖着半条命回了家。
昏睡了两天两夜。
鬼门关里捡回一条命。
再次醒来时,只见妻子苍白的脸色以及哭肿的眸子。
“对不起,我...我走不了仕途了...”他的声音沧桑而虚弱,低垂着眸子。
他因污蔑考试的公平性而被除名,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参与考试。
十五载岁月付诸东流。
“没事,相公,只要你人没事就好。”妻子泪眼婆娑、软言温语。
她本是县里一名老秀才的闺女,本有更好的去处,可选了他,相信他,即使过着这般艰苦的日子,她也不离不弃。
看着眼前娇弱的妻子还有稚嫩的女儿,他发誓他要好好赚钱,就算当不了官,也至少要让妻女过上好一些的日子。
母亲年纪大腿脚不便,此前因自己读书的缘故,家里田地并未得到很好的照顾。
现在他空余了时间,种地干活,他挥洒着汗水,心里仍有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