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太师> 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礼和朱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礼和朱标(2 / 2)

濂吧”,于是朱标惊惧惶恐遂而投河,被宫人救出来的时候奄奄一息,朱元璋于心不忍,宽赦了宋濂。

后来朱标又向朱元璋说尧舜之君方有尧舜之臣,更是气的朱元璋抡板凳抛砸朱标。

而同样在这本《名山藏卷五十九--宋濂传》中,宋濂案的记载却是宋濂卷入胡惟庸案后,朱元璋要诛宋濂满门,马皇后出面替宋濂求情,于是朱元璋宽赦了宋濂。

这里只字未提朱标的事。

因此前后矛盾。

研究史料,不能只凭一本,那便在看看其他的。

《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一》、《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三》也记载了宋濂案,内容中同样没有提及朱标,只说是马皇后出面求的情。

这三本史献可以称之为民史。

史献分为两种,一种叫官史,也就是官方出面修订,一种便是民史,朝廷官员或者民间文人自己编修。

如果说以上三本民间史献不足为考,那再说说官史。

《明太宗实录卷一二九》、《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九》中亦提及宋濂案,这里的原文说的却是朱元璋念及宋濂为太子师,随决定予以宽宥,改诛夷为流放。

不仅没有了朱标甚至连马皇后都没提。

两本官史、两本民史都不去信,反而去信自相矛盾的《名山藏》,那就不是辩证历史而是抬杠了。

至于朱元璋强迫朱标为成穆孙贵妃服孝一事更是断章取义,哗众取丑。

典故出自《明太祖实录卷九四》,原文说的是礼部尚书牛谅说“按照周礼的话,皇太子及诸王子无须为庶母(即成穆孙贵妃)服孝。”

宋濂则有不同意见,他提出为母养老送终是圣王仁政,岂能因其为庶母便忌讳呢,这是陋俗,何况周礼本身关于丧礼的节文早在周朝衰落的时候便散失了,你说的据周礼一言本就无从可考。

汉唐以来从没有人说过周礼还有这样的礼节。

更何况人的情感本就有无穷之变化,礼仪也应该为人情而做出适当变化,如此才能使人心安定、也是天理所在。

朱元璋听后并没有说乾纲独断就依宋濂说的为准,还让朝臣一起表决,最后有四十二人支持宋濂的说法,这才点头同意。

所以不仅只是朱标,连着朱樉、朱棡、朱棣等所有亲王诸子都为成穆孙贵妃服孝。

明明是朝廷的大礼议行为怎么到这小道野史的口中,就变成朱元璋强迫朱标为庶母服孝了?

若是这么说,那是不是所有为孙贵妃服孝的儿子朱元璋都看不上。

可也没见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徐辉祖、李景隆或者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啊。

一本《大明会典》仅一个皇太子礼便详叙了十卷不止,这都是朱元璋在位时命令礼部制定的,何以加如此繁琐之礼,就是为了凸显、巩固朱标的地位。

官史民史一本不看、要么断章取义,真是开局一个字,剩下全靠编。

这不是对历史负责,历史发明家行为更要不得。

虽然废话了些,但不阐明历史本身,陈云甫便很难解释他与朱标的所作所为是否具有合理性。

故事自然也就无法继续下去。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一天的大朝礼总算是到了尾声,陈云甫也已饿的眼冒金星,好在朱标看了出来,在朝礼结束后,开口喊住陈云甫。

“云甫,你留一下。”

百官齐刷刷侧目,无不十分艳羡。

朱棣等一众亲王更是心头叹气。

谁能想到朱标如此器重照拂陈云甫,如此看来,朱樉今天这个亏,是吃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