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谋伐> 第二十六章 仁义之名传河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仁义之名传河北(3 / 4)

记住。

反观后世的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每天都有无数新闻传递给人们,互联网的记忆短暂,各种信息人们见怪不怪,热度一过,一地鸡毛蒜皮,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所以相比于现代,古时候的名望反倒更加真实。

刘备本身就名望基础,被他救助过的人散落在冀州各地,已经小范围有一定影响力。

等到冀州安定下来之后,沮授便有组织地发力,声名自然发酵开来,后劲十足,刘备在济南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名望早就在冀州四处传播,被冀州百姓铭记于心,十分敬佩。

看到馆陶当地百姓争相要为他付钱买单,刘备也是一脸懵逼,与关羽张飞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吵吵嚷嚷,更多的人听到消息,拥挤过来。

“刘将军何在?”

“恩人,我要见恩人。”

“就在这旅馆当中。”

“恩人在哪里?”

门外数十被刘备救助过的人想进来,还加上数百围观群众,很快小小的旅店外变得十分热闹。

不止是百姓,当地的官府也惊动了,馆陶宋县令与县中大小官员赶来。

宋县令越众而出,走入店中,四下巡视道:“哪位是刘使君。”

县令可不像乡民那么闭塞,早就知道刘备已经做了济南相,听闻一郡太守路过此地,不管是有没有名望,他都得要过来看看。

刘备眼见事情闹得好像越来越大,连当地官府都惊动,只得站出来道:“我是。”

“真的是刘使君。”

宋县令哈哈大笑道:“使君仁义之名传河北,今天到我馆陶,令我馆陶庆幸生辉。请让我代替馆陶百姓,尽地主之谊,来我县衙歇息。”

刘备只觉得头疼不已,第一次因为名气太大而烦恼,不由苦笑道:“好叫县令知道,马上就要年关了,我今日是路过馆陶,要回幽州过年。恐赶不上回家乡面见宗族亲人,吃完饭之后,还得连夜赶路,不能耽搁了。”

“这......”

宋县令听到刘备的难处,迟疑片刻,说道:“既然如此,那请让我与满城百姓送使君一程。使君先吃饭,我们就在一旁等着。”

刘关张陈四人大眼瞪小眼,几百人围观他们吃饭,真是坐立难安。

不过没办法,谁让刘备现在名气大呢。

四人无奈,硬着头皮坐下,在众人的围观中,如坐针毡地匆匆扒拉两口饭,碗中的酒顿时就不香了,如同嚼蜡般快速应付了两口。

“店家,多少钱。”

刘备随意吃了两口,见自己三位老弟也没胃口,掏出钱来付账,想着尽快走人。

没想到他钱还没掏出来,就被众人摁住。

“使君,使不得,这顿饭我请。”

“还是我来,我家有钱。”

“你家有钱又怎么样?若能请刘使君这样的大善人吃一顿饭,我家在乡邻中必然脸上有光,我来请。”

“这顿饭不要钱,我怎么能收将军的钱呢?”

众人为了这顿饭钱,差点打起来。

陈暮连忙凑过去对刘备说道:“大哥,快说点什么,不然今天我们休想走出馆陶。”

刘备硬着头皮喊道:“大家听我说,吃饭给钱天经地义,不能因为我曾经帮助过别人,而搞特殊,要一视同仁.......”

“刘使君仁义无双,既然不能在馆陶多待些时日,怎么能不让我们尽地主之谊。”

“是啊,要是我娘知道今天错过使君,会骂我不义。”

“我曾经被使君救过,这顿饭不请,恐怕同乡人戳我的脊梁骨。”

他这话还没说完,就被众人的话语淹没。

眼看大家还在为这顿饭钱争抢,大家纷纷掏出钱来要给掌柜的李通,但李通死活不收,各种银子钱币掉了一地,无人拾取。

陈暮灵机一动,大喊道:“诸位听我说,我是刘使君之弟,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听到他是刘备的弟弟,大家慢慢安静下来,都看着他。

陈暮笑着说道:“我大哥刘备在冀州活人无数,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往日,我大哥也必然会成全大家义气,多留在馆陶两日。但现在年关将至,要回去过年,孝奉亲族,没有办法。所以我有一策,既能成全大家之义,也不耽误时间。”

“什么办法,请说。”

宋县令拱手说道。

陈暮想了想,道:“这一顿饭,应约数百钱。门外人潮如海,差点被踏破店家门槛,就可知人数不少。既然大家都是馆陶百姓,代表了馆陶欢迎我大哥。不若每人出一钱给予店家,一来成全诸君义气,二来不让店家和我大哥难做,诸位以为如何?”

每人出一钱?

众人互相对视,过了片刻,纷纷高呼道:“好,那就这么办。”

大家都觉得可以,宋县令和掌柜的李通最后也答应了。

没办法,李通虽然很想给恩人面单,但不收钱的话,那就是在拒绝馆陶当地百姓向刘备表达谢意,这可是在家乡要被戳脊梁骨的事情,他不得不同意。

吃完饭后,刘关张陈四人一边向四周拱手,一边往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