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天下安康> 第三十六章 济水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济水之战(1 / 2)

众人散去之后,有幕僚劝张元备今日不该接受卫公的任命,毕竟卫公的身份特殊,而且他们齐郡也确实不归河北行台管辖。贸然接受卫公任命,属于私相授受,恐为朝廷所忌。

张元备却是一阵轻笑。

自己父亲战死大海寺的时候,朝廷在哪?历城被围,阖城百姓朝不保夕的时候,朝廷又在哪?朝廷,若是跟着卫公便能完成父亲的遗志,护住这一方百姓,就是被朝廷所忌又有何妨。

张元备之前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在大海寺不退,他应该明白他在八风营才在,父亲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直到困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时候,张元备才明白父亲当初在大海寺的心情。父亲是对大隋绝望了,所以他才甘心赴死。在那个情况下,他所能做的,就是用一死来报君。

父亲常说受大隋两代天子之恩,必以死偿报。可自己不欠,而历城百姓也不欠。

张须陀死后,遗体被罗士信送回了历城,和继室库狄氏葬在一起。虽然张须陀是弘农人,按道理来说叶落归根,但兵荒马乱的,张元备也只能将父亲安葬在齐郡。

张元备从小以父亲为荣耀,每每遭遇挫折,都是从父亲那里汲取力量。这次因为王薄贼匪围城,城中事务繁忙,张元备已经很久没来父亲的坟前了。

张元备来到父亲坟前,述说着历城解围之事,叙说着卫公派人救援又任命他为虎贲郎将的故事。

张元备一个人絮絮叨叨,在父亲坟前坐了一宿,似乎把这些年想对父亲说但没有说的话都说了一个痛快。

第二日一早,张元备踏着晨曦与朝露,返回城中。到了城门口,张元备抬头望着迎风飞扬的“隋”字大旗,五味杂陈。

“从今天开始,齐郡姓黄了。”

······

在王辩率军东进解围历城之时,徐虎子也率部赶到济水南岸。

王辩在黄河东岸,兵分三路,就是为了全歼齐郡盗匪。对于官军来说,打败盗匪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真正麻烦的是盗匪军队败而不灭,对方只要保存几个核心人物,用不了多久就能拉出一支队伍。

而且盗匪残部四处肆虐,严重威胁地方安宁。

徐虎子沿济水北上,就是为了围歼盗匪颜宣政所部。

颜宣政也是齐郡人,当初作乱,为虎贲郎将高健毗击败,然后便一直蛰伏。一直到张须陀南下荥阳,他才在鲁中山区一带重新崛起。这次为了壮大势力,又跟着王薄攻打历城。

二人分工很明确,王薄围点,颜宣政打援。按道理来说,颜宣政干的是苦活,比较吃亏,但王薄也比较善于忽悠,他和颜宣政约好,此战得胜之后,济水北面三县俱交给颜宣政,同时历城所获,分给颜宣政六成。

王薄开出如此高的价码,也由不得颜宣政不上赶着追随了。…

颜宣政手中有近两万人,仗着兵多,又占据地形优势,铆足劲跟罗士信拼消耗。罗士信虽然骁勇,但也没有肋下生翅,一条济水,让他难以逾越。

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打了数十仗,罗士信始终没能渡河。

此时罗士信的耐心渐渐消耗殆尽,心中急躁不安。他每日眼中直盯着济水,却苦思无计。

这日,徐虎子的使者从北岸赶到罗士信的军营,将河北隋军来援的消息告诉了罗士信。

罗士信听闻大喜,精神无比振奋。

之前颜宣政为了防备罗士信偷渡,在济水岸边设了多处哨探,又命人死盯着罗士信的大营。贼匪如此警备,隋军轻易难以靠近。于是徐虎子建议罗士信主动出击,吸引颜宣政部的注意力,方便他们靠近战场。

罗士信悉从之。

到了第二日,罗士信集结全部兵力,准备渡河。对岸的颜宣政听到此消息后,并不以为意。这些日子,罗士信渡河没有五十次也有三十次。罗士信虽勇,但水面上的战斗跟地面上的战斗根本不一样,罗士信也不能飘过来。

颜宣政对于罗士信的渡河,用的是笨办法,集中兵力围追堵截,不留一点空档。不过这办法对付兵少的罗士信着实有效,每次罗士信的渡河都要以少打多,打到最后,每每在岸头都打成消耗战,不能成功。

这次罗士信一出击,颜宣政仍按照老办法迎击。

但这一次不同往日,罗士信为了诱敌,丝毫不留余地,所部军队拼了命一般,对着岸头的贼匪猛攻。

而且徐虎子秘密送给罗士信两百具强弩,增强了罗士信部的攻击力。

到了渡河之时,罗士信集中起强弩,对着岸头一阵发射。强弩密如雨滴一般,压得人抬不起头来。

而趁着这个机会,罗士信一马当先,带着军中精锐跳下船头,向里杀去。

颜宣政没想到对方成功登岸,心中大惊,立刻调集各处军队,向战场集中。包括原本各处设防的部队,全都召集过来。

颜宣政也清楚,若是让罗士信突破济水,他是不可能再拦住对方的。而之前王薄承诺的,一项也不会给他,因

^0^一秒记住【】

此颜宣政为了自己的财运,也是拼了命。

罗士信人少,但所部极其悍勇,虽然颜宣政调的都是悍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