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女生耽美>貔貅系统:村姑被迫崛起> 第46章 里正口述,由赵兴海执笔,写下了分家文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里正口述,由赵兴海执笔,写下了分家文书(1 / 3)

赵担仪给赵老头子王氏养老的东西,算是很多的了。

按理说,分了家,就没有必要一个月再给一百文钱那么多了。而且他们还要给粮食,钱这块完全可以再少一点。

毕竟分家单独过日子后,处处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

可是赵担仪认为,六亩地才是他多得的。

以前,他可没有从赵老头子和王氏的手里得到过太多的东西,现在一下子给这么多地,他还有点儿不习惯。

算一算,一亩上等良田价值五两银子,六亩就是三十两,对比下来,每个月给一百文钱真的不多。

就当是哄赵老头子和王氏开心了。

不得不说,歹竹出好笋。

赵老头子和王氏生出来的孩子,有自私自利的,也有老实憨厚的。

赵担仪就是一个实诚的、懂得感恩的儿子。

孙氏对此也没有意见。

一百文钱虽然多,但是能够安抚王氏,让王氏少找他们的茬儿,对于孙氏来说,就很值得。

王氏是老赵家里最大的麻烦,张氏被磋磨的日子还历历在目。

孙氏并不想以后的日子里,王氏时不时过来给他们添点儿堵。

孙氏和赵担仪都是能挣钱的人,没有了王氏的时时压制,没有了赵老头子的过多限制,她和赵担仪未必就不能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以前,因为赵担诗要读书,赵老头子不让赵担仪去做买卖。

士农工商,赵老头看不起做买卖的人,认为做买卖是最下等的人才会干的事情。

所以赵担仪只能给人家打个散工,不能从商。

现在分了家,赵担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由。

他不爱种地,不想当“农”,他没有读过几天的书,当不了“士”,赵老头子阻拦他去当学徒,现在没有手艺,也做不了“工”,所以,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最下等的“商”字一途了。

“商”,也正是赵担仪一直以来最想干的事情。

孙氏的三观跟赵担仪是完全相符的,因此,她很支持赵担仪从商。

最下等的“商”又怎么样?

把钱挣到手里,把日子过得红火,才是最实在的!

有了赵担仪给打样儿,赵担书和赵担礼心中也都有了框架。

兄弟两个先后发言。

赵担书说:“爹娘,我来年开春还要去种地,能出去干活挣钱的次数并不多,给不了像四弟那么多。但是,只要我挣了钱,我就会孝敬爹娘的。”

“同样,地里的收成,交了赋税以后,我也给爹娘三分之一。”

赵担礼紧跟着说:“爹娘,我跟二哥一样,挣了钱就给你们,地里的收成每年给爹娘三分之一。”

赵担书和赵担礼挣钱后会给王氏多少,他们说得就比较含糊。

他们不像赵担仪那样有底气,同样,他们也不知道这样挣钱的日子还能再干几天。

镇上员外家的房子没几天就要盖好了,等房子盖好以后,他们还能不能再找到挣钱的事情做,就不一定了。

族老们和里正听了三兄弟的话,心里都在感慨他们的仁义。

老赵家竭尽全家之力培养的老大,现在前程尽毁,未来可能还需要赵老头子和王氏老两口养着。

老赵家一直任劳任怨的老二老三,外加看起来有些顽劣不听话的老四,都是一直被老赵家吸血的对象。

现在,他们依旧无怨无悔地奉养着自己的老爹老娘。

若是这样孩子生在自己家里,他们是绝对不会让孩子的日子过得那么苦的!

可惜了呀!

三兄弟决定好了,赵老头子也非常满意,王氏同样挑不出什么刺来。

族老们纷纷点头,“就这么办,里正,准备起草文书吧。”

里正粗略识得几个字,像是这种分家啊,婚嫁啊,买卖田地等文书里常用的字,他基本上都认识。

写也能写出来,只是字跟狗刨的差不多,难看了些。

老赵家有现成的读书人,他也就不用劳累自己的手腕去爬字了。

准备好纸笔,里正口述,由赵兴海执笔,写下了分家文书。

赵昌盛,妻王氏,四子,二女。

赵昌盛有四子,长子赵担诗、次子赵担书、三子赵担礼、四子赵担仪。

四子俱已成立。今余年过五旬,不能料理家务兼家口繁衍,食息太难,更难同炊。遂请到族老、里正等将余所有地土、粮食等,分与四子。自此以后,各执各业,各当各类,贫富由命,两无异言。每份所分财产,开载于后,恐后无凭立分契为证。

之后,便是各房分得的财产,以及供养赵老头子王氏需要交付的东西,都详细地写在分家文书后面。

赵担诗不能参加考试,但是还有赵兴海呢。

赵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