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坚守寨栅,不可轻进。”
“继续监视蜀军,一有动静,立即禀报。”
住了旬日,绝无音信,并不见汉将来战。司马懿再令人哨探,回报说:“蜀兵已起营去了。”
司马懿未信,乃更换衣服,杂在军中,亲自来看,果见汉兵又退三十里下寨。司马懿回营谓张郃:“此乃孔明之计也,不可追赶。”
好家伙,人张郃也没打算追啊。
又住了旬日,再令人哨探。回报说:“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诸葛亮欲退回汉中。”
这倒是让司马懿有些不好思考了:“传张郃将军进帐议事。”
张郃埋怨:“蜀军连续撤退,每退三十里下寨,此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我愿往决一战!”
要说司马懿还是稳的,退一万步说,就算孔明真退走了,也没事,起码完成基础任务:退诸葛亮了,总比中计好。
司马懿再拒绝:“诸葛亮诡计极多,倘有差失,丧我军之锐气。不可轻进。”
司马懿能沉住气,张郃可沉不住气起身说道:“都督,不必顾虑,大好时机,一旦错过,悔时晚也。”
司马懿给他解释:“诸葛亮定有伏兵,不可,不可。”
张郃心里苦:“伏兵,伏兵,诸葛亮哪来的这么多伏兵,哪来那么多计策。”
直接请战:“我去若败,甘当军令。”
司马懿沉思许久,也知道孔明是追不得滴。
司马懿还是松口了,原因很简单,谁不想打赢孔明一次?万一真让张郃蒙对了呢?反正自己又不上战场。
司马懿同意了:“张老将军既然执意要去,本都督就……悉听尊便。不妨可分兵两支:汝引一支先行,须要奋力死战;吾随后接应,以防伏兵。汝次日先进,到半途驻扎,后日交战,使兵力不乏。”
最终,司马懿还是没有忍住可以生擒诸葛亮的机会。
遂吩咐兵马,准备擒杀孔明。
次日,张郃、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先进,到半路下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寨,只引五千精兵,随后进发。
夜间,而孔明也召集汉军高层开会。
孔明先行解释:“我数日退却,是为引诱魏军追赶,今得探报,张郃果来追赶,此时正可追击。”
“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须以一当十,我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
孔明拿起将令:“哪位将军愿往?”
言毕,以目视魏延,还是希望魏延能够主动请缨的,毕竟魏延还是算一员猛将。
魏延选择低头不语,很明显的因为前几日的事儿,还没有释怀,还是太傲娇了,表情就是:除非你求我。
这让孔明心情不是很好了。
给你机会你又不用什么意思?
王平见状主动请缨:“某愿当之。”
孔明见王平出战马上开始夸夸模式:“王将军!真乃勇将也。”竖起了大拇指。
孔明面容微笑:“若有失,如何?”
王平意志坚定:“愿当军令。”孔明叹息顺便点拨魏延:“王将军肯舍身亲冒矢石,真忠臣也!虽然如此,奈魏兵分两路前后而来,断吾伏兵在中;王将军纵然智勇,只可当一头,岂可分身两处?”
王平倒也是觉得自己确实是没有这个能力,毕竟自己不关张马赵黄。
孔明还是想给魏延一个机会,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他:“须再得一将同去为妙。”
孔明又看了一眼魏延。
魏延就那种老师不点名,我就不起身的态度,反正就是低头,谁叫你之前不用我?
也就马超与子龙在天水,否则这种时间段这俩哥们已经吵起来,已经开始吵起来谁去打了,他哥俩知道,机会就一次。
孔明冷冰冰看着魏延口出:“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
言未毕,一将出:“我愿往!”孔明视之,乃张翼也。
孔明不是不愿意他去,是想让魏延自己上来请战于是又暗示:“张郃乃魏之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汝非敌手。”
魏之名将指:在马超手中过不了三招,被子龙一枪刺下马,被三哥打得翻山越岭。
张翼不服气:“我有失事,愿献首于帐下。”
孔明虽然不满意魏延的态度,但是事到如今,既然张翼愿意,不如让张翼前去。
于是嘱咐张翼:“汝既敢去,可与王将军各引一万精兵伏于山谷中;只待魏兵赶上,任他过尽,汝等却引伏兵从后掩杀。若司马懿随后赶来,却分兵两头:张将军引一军当住后队,王将军引一军截其前队。两军须要死战。我自有别计相助。”
“是!丞相!”二人领将令。
“姜维、廖化!”
“在!丞相。”
孔明又唤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