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城太守府内。
“此话当真?”建宁太守很激动的样子。
“不敢骗太守,乃孟优大王手下林间人来报。”
“他们说什么?”孟优问。
“说是……说是蜀营文武不和那参军与马岱争执不停 ,皇帝偏向马岱,参军被众将孤立。”部从一一禀告。
“噢?此话当真!”孟优大笑:“这可让我们找到机会了。”
太守却担心:“这参军怕是诸葛孔明亲派,于情于理都不该啊……知道他的底细吗?”
东吴使者猜测:“此人会不会就是那收复上庸的韩黎?”
“是谁?”太守问:“没在蜀中听说过这个名字啊?”
这位使者消息灵通:“此人嘛……倒是有本事,大都督常常提起他与大汉皇帝,说是中兴之人。”
“如此天才,计策稍微偏颇一点,也正常。”
太守就担心了:“此会不会是他的计策?”
“这……有待商榷。”
“孟优大王。”使者问:“您听得懂林间人的语言否?”
孟优点点头:“自然。”
“辛苦您一趟。”使者道。
孟优继续点点头:“好,我马上去问。”
“太守调集兵马吧,就说……贵国陛下被南人所围,率兵解救……”使者还在编理由。
太守摇摇手:“何必如此麻烦?过去的一年,按照李大人的要求,这建宁城兵马可都是我的亲信,周边郡县才是汉帝的兵马。”
“城中兵马两万有余,倾巢出动,直取汉帝,则功成名就,诸葛亮在朝中不好过日子,我嘛……”太守表情欣喜,似已然成功。
“好!用兵其险!若能证明,则本使者随你一同出征,若能成,太守想要的兵马粮草辎重,都可以给您运来,大都督也愿意与太守共图蜀地。”使者拱手行礼:“愿与太守精诚合作。”
太守满意:“替我向大都督问好!”
建宁城这几位对前途的展望可以叫做一片大好。
回到南中云南郡城太守府内。
话说赤刑一路猛走,跨山越岭,对于中原人来说,南地的瘴气、山脉、河流,都是难以越过的鸿沟,而对于赤刑来说,那是相当简单。
“大王所言当真?”高定还是认识赤刑的。
“是啊,太守,末将匆匆赶赴而来,就是为了通知太守。”
高定瘫坐在椅子上:“完了……外有强敌,内有叛贼,云南安能守住?”
“什么强敌?”赤刑不解:“南人战死者无数,一年光景,怎可能再凑大军?况南中军民皆已服陛下。”
高定摇摇头:“非南人,乃更遥远的人。”
“谁?”
“继续往南,跨那高山,有一国,其名霜贵。”
“据说此帝国不下于汉,甚至强于我大汉,如今已陈兵边境了。”
“否则,凭南蛮那些人?能跟我们大汉兵马相提并论?岂不是可笑?”高定道:“那霜贵国可不是一般的蛮人,那装备可不输大汉,我才不敢轻易进军。”
高定怒摔:“本以为是建宁处境困难,没想到是自己人将了自己人一手,可恨!可恨!”
“又要北伐,又要平叛,丞相真是难啊。”高定这镇守了边疆才清楚丞相能够拿下雍凉是什么概念。
“我有一计……虽说有些冒险,不过好歹能解围。”赤刑也是好歹在军中学了一年。
高定问:“何计?”
“我带兵前去夺回建宁,太守只管固守便可。”赤刑道:“若建宁夺回,则全力驰援太守,则可成。”
“好。”高定怀着必死决心:“若我失守,将军要保我全家老小。”高定拜。
赤刑扶起:“若有意外,终身侍奉太守老小。”
高定起身:“来人,点兵点将一万人!随你们原来的大王赤刑攻打建宁。”
赤刑跟在后面补充:“再派几个知晓山路的兄弟连夜赶去平夷郡外陛下驻军处。”
高定不懂:“这是为何?”
赤刑解释:“不禀告给韩参军的话,我恐我军孤军奋战反而让前线被动,如此……韩参军也有对应之策。”
高定连连点头感慨:“跟着丞相是学得多,不像我,只知道蛮干。”
赤刑没有反驳只说了句便离去:“精诚合作,为了陛下!”
“好。”高定看着赤刑远走的背影独自说了这句:“为了陛下。”
“来人,召集兵马三千,不能让霜贵国人,瞧不起我们汉人,三千兵马足够吓吓他们了。”
必须要改变策略了。
如果还不改变,霜贵兵马大举进攻 那就晚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最好的防守那就是进攻。
再转回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