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等赵牧的消息时,南蛮帝国也是开启了伐周之战。
周国跟南蛮帝国接壤的几座城,在同一天遭到了南蛮帝国的入侵,南蛮帝国几乎是势如破竹,连续攻破了几座城。
但随后南蛮帝国的大军,就被拦在了天华城。
因为天华城有蔡嵩安排好的大军坐镇,一直都在防着南蛮帝国的入侵。
只能说,这一次又充分体现了蔡嵩的强大,能够提前一步预料到南蛮帝国的行动。
也幸好有了蔡嵩的安排,才能在天华城阻挡住南蛮帝国的大军,否则,南蛮帝国长驱直入的话,周国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周国,大殿上。
得知南蛮帝国大军入侵,姬武曌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她也是真的倒霉,从当了皇帝就没有过几天清闲日子。
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是六国伐周。
等解决了六国伐周的局面,又是七百里外城数百万流民的处置问题,幸好有杨景帮她解决了。
而且当时国库没什么钱,各地又频发灾害,也是幸好有杨景为她解决。
再然后就是废帝姬云乾挑起了明州军、潘家、凉州跟她争夺帝位,好不容易才解决了姬云乾,朝堂之事也有了蔡嵩、襄侯主持,她可以放开手脚享受一下当皇帝的美好,宠幸一下自己豢养的男宠。
可结果这才过去多久?南蛮帝国又入侵周国了。
姬武曌的心态是有那么一点爆炸的。
不过,姬武曌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心机城府也是很深,即便南蛮帝国这次入侵气势汹汹,但她没有太过惊慌,依旧冷静。
“诸位爱卿都说说看,怎么解决这次南蛮帝国入侵的事情。”
姬武曌扫了一眼朝堂上的众人,语气平静的说道。
“南蛮帝国这次来势汹汹,而且南蛮帝国可是数百年来第一次统一了所有蛮族部落,国力空前强盛。
而我大周刚刚经历了六国伐周以及废帝之乱。
所以眼下应该暂避锋芒。”
一名大臣走了出来,对姬武曌说道。
“暂避锋芒?”又一名大臣站了出来,冷冷一笑说道:“惠公,人家蛮族都打上门来了,连破了我边关数城,你居然不敢应战,要暂避锋芒?你倒是说说,怎么个暂避锋芒法?是割地赔款吗?”
“可眼下若不暂避锋芒,我们拿什么去抵抗蛮族百万大军?朝廷如今能动用的军队,不到三十万!”先前的那名大臣据理力争,说道:“而且,我说的是暂避锋芒,并不是割地赔款!”
“陛下,朝廷虽然先后经历六国伐周、废帝之乱,兵力大损,但诸王跟定边将却并没有被卷入到这两件事情当中,臣觉的,眼下应该立即发诏给诸王跟定边将,要他们出兵抵抗蛮族。”
又一名大臣站了出来。
“可诸王跟定边将怕是会找各种理由推脱……”
“蛮族都打进来了,诸王跟定边将的职责就收拱卫朝廷,抵御外族,如今他们如果出兵抵御蛮族,那就是谋反。”
“可眼下这个时间节点,抵御蛮族我等已经很是无力,又那能腾出手来去问罪诸王跟定边将?”
……
一时间,朝堂上众人争论不休。
姬武曌坐在龙椅上,淡定的看着朝堂上的争论,因为姬武曌不会无故怪罪任何大臣的任何意见,这也让朝堂上变的百花盛开。
只要是为了周国好的建议,朝臣们都敢提出来。
并不像那时候姬云乾当皇帝,一些跟清流不同的想法,就会被认为是贪官污吏。
这让整个朝堂的风气都改了,蔡嵩默立,看着这样的朝堂,心中十分宽慰,可以说,眼下朝堂比起先帝时期的氛围还要好。
蔡嵩也是第一次觉的,放弃继续辅佐姬云乾争皇帝之位,是正确的选择。
这一刻他想起了跟杨景聊天时的一些话,天下百姓要的是能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的皇帝。
眼前的姬武曌,显然就是那个能够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的皇帝。
就在朝堂上群臣各自发表意见,相互争论的时候,姬武曌看向了朝堂上默立的蔡嵩跟襄侯,问道:“宰辅、襄侯,你们有什么意见?”
“陛下勿忧,臣愿意亲自率军前去阻挡蛮族。”蔡嵩也不废话,直接表明了态度。
“宰辅大义,既然如此,臣愿意去见诸王跟定边将,说服他们出兵。”襄侯也开口说道。
虽然蔡嵩跟襄侯一直都是死对头,但两人的大局观是有的。
上一次面对六国伐周,蔡嵩为了能出兵抵抗燕国,不惜废帝。而襄侯也是为了让蔡嵩无后顾之忧,以三寸不乱之舌,退了四国之兵。
眼下,蔡嵩愿意去抵抗蛮族,襄侯也就愿意为蔡嵩去征调诸王跟定边将的军队。
这就是蔡嵩跟襄侯的大局观,面对外族入侵的时候,他们可以放下手里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