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张山带着商队回到部落,码头上已经站满了人。
谷土激动的问道:“族长,那些残次品怎么样?”
“田部落很喜欢,都卖完了!”张山笑着道,“土,你明日开始烧一千个次品陶器,把其中的一百个送去田部落。”
“是是!”谷土连连点头。
张山打定主意,把部落的陶器卖给所有的部落,虽然次品陶器的外形比较粗糙,但相比大部落陶器价格的五分之一,相信肯定会受到各个部落的欢迎。
“农,这些麦子保存好留着秋天种植,明日把这些葛种下去!”张山指着竹筏上的粮食与根块,对岸边人说道。
“好的族长!”
谷农赶忙叫上几个男人把货物搬回仓库。
有点驼背的谷巫发现木筏上那一大堆的藤条,就问道:“族长,这些都是藤条吗?”
“哦,这些葛藤,对了,明天田部落还有十筏葛藤送来,你们记得帮忙收一下。”张山说道。
“什么?”
“族长,你换那么多藤条回来做什么?是准备搓绳子吗?可我们不需要那么多,这么多的藤条够我们用十年了。”
“就是啊,野外有那么多野草,用草搓绳子不就好了,怎么还跟别人换这些没用的藤呢!”
部落人很费解。
张山没有理会,问道:“我们部落谁最会缝制兽皮衣物?”
“是蛾,她织的草裙和兽皮衣是最好的,族长你穿的草裙就是她织的呢!”有人回道。
张山不由低头看着自己穿的草裙,那确实编织得很精美,是那么细那么紧密,在这么热的天气穿也不会闷着鸟。
部落人都喜欢在热天穿草裙。
这个时候,一名原始妇女走了过来,她也穿着一条草裙,但是上半身多了一件草衣,把重要部位遮挡起来,这身草衣裙跟衣服类似,手艺也非常好。
“族长,我叫蛾!”
“就是你?你再找二十个擅长制作草裙和兽皮衣的人过来!”
“是!”
片刻后,蛾带着二十个部落女人过来,这些女人身上穿的草衣都很好,她们应该都有纺织的天赋。
张山让她们先把这些藤条拿到溪水里泡着,并且看管起来。
第二天,张山找到部落里负责建设的谷健,并且带领十个建筑族人在村寨旁边盖了三个大竹棚,这些竹棚都有墙壁和门窗。
这就是部落的制衣厂,不过外形比较的原始,制衣厂是由原料仓库、工作车间、成品仓库三个部分组成。
制衣厂建成后,葛藤经过多日的浸泡,现在表皮与藤骨已经分离,可以看到一根根头发丝般的麻纤维,其实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入石灰缩短腐化时间,但是要建设池子与建立石灰产业,工业基础比较高,所以张山只能暂时放弃,先用原始方法取麻。
张山带着女人们把这些葛藤纤维捞上来,用藤匾装着放水里反复清洗干净,把杂质去掉,就剩下一卷卷的麻纤维。
把这些麻纤维放在制衣厂的院子里晾晒。
张山找来了部落的工匠谷石,以及一些擅长制作骨木石器的族人,这些都是平日里维修与制作工具的人,他们有一定的制造技术。
张山拿着一块有颜色的石头,在一块白羊皮上,画出一个纺车的形状以及各个部件,与工人们一起研究纺车。
纺车的构造还是比较简单的,张山用竹条编织出一个圆框,在中间绑上竹辐条,正中间连接一个大竹筒,大竹筒套着一个小竹筒就可以转动,在圆框上绑上一个竹手把,然后又用竹子和木头制作了一个底座,把这个大纺轮按装上去。
张山摇了摇大纺轮上的把手,确实能够顺利转动,就是有点不顺畅,不过对于原始纺车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紧接着,他在底座的前面也用大竹筒套小竹筒的方法,制作了一个小纺轮,取来一根麻绳将大小纺轮连接起来,摇动大纺轮的同时,麻绳的摩擦力也带动小纺轮转动。
张山又用陶泥捏了一些纺锤状的陶器,烧硬之后就是陶纺锤,陶纺锤的历史比较悠久,在石器时代就出现。
在这个纺锤中间的孔洞塞上一个棍子,再安装在小纺轮上,当转动大纺轮时,这个陶纺锤也顺利的转动起来。
制作麻线与麻绳的原理是将多股纤维捻揉在一起形成一根多股线或绳子,原始人平时靠双掌摩擦或是单掌揉搓大腿将各种纤维搓成绳子的。
而张山发明的这个纺车可以提高十几倍的效率,简直是划时代的发明。
把纺轮安装上去,又在纺锤的另一端安装一根用于绕线的木棍,
取来晾晒好的麻纤维,徒手搓了一根线,把线缠绕在纺轮上。
一只手转动大纺轮,那陶纺锤上麻线也跟着慢慢的转动。
另一只手抓了把麻纤维,放在麻线的末端,麻纤维在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