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买家,瞄准的主要是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的来源,主要是两条河,一条叫玉龙喀什河,又叫白玉河;一条是喀拉喀什河,又叫墨玉河。
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自南向北流经和田绿洲,随后与喀拉喀什河汇流,后续被称为和田河,最后注入塔里木河。
所谓籽料,就是产自昆仑山的山料,在崩落后落入河中,经过河水千万年的冲刷,最后变成了没有棱角、相对圆润的形状;有一些还因为河水和淤泥中各种元素的侵染,形成了不同的皮色。
所以,籽料和山料的不同,不在于本质;从本质上说,玉石成分是一样的;不同在于籽料经过了河水的滋润和冲刷,得到了大自然的“二次加工”,就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和美化。
籽料是要从河水中采和从河滩中挖的。
不过,和田玉应用的历史太久远了,籽料资源现在几近枯竭。现在即便能挖,挖出来的也多是垃圾料。
就算在和田玉石巴扎上,好的籽料也不多了;一旦出现好料子,要价也都是高得出奇。
摊主:“阿达西,玉石要不要?”
买家:“先看看。”
摊主:“好好看。”
买家:“这个小籽多少克?”
摊主:“有眼光!天地红皮,还是纯纯的白肉嘛,称一称嘛,10.6克。”
买家:“多少钱?”
摊主:“五万!”
买家:“五万一颗?我要了!”
摊主:“你这是开玩笑的嘛?你问多少克,我说的是克价。”
·····
摊主这样说,别觉得他是临时加价,也别觉得他漫天要价;在玉石巴扎上,极品好料就是这么个行情,克价几万不稀奇。
而垃圾料,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摊主:阿达西,玉石要不要?
买家:你这里的料子,看着都一般啊!
摊主:好料有好料的价格,想看更好的精品,我单独给你拿嘛。
买家:这块大料子多重?什么价钱?
摊主:刚称过,1.8公斤,裂少,能出镯子的!五万!
买家:这肉质不行,青灰,还带棉带僵,出镯子也很难看的,只能挑好的地方抠珠子了。五百行不行?
摊主:五百?太少了,太少了!
买家:四百!
摊主:卧槽!无情!五百拿走,四百不行。
······
至于做皮做色的那种“籽料”,那就得看是谁买了。
吴夺他们三人之中,自然是吴夺在玉石上的眼力最高,宁霜也算懂玉,但是在辨别真假方面,毕竟不是高手。而梅小梅,那就更外行了。
这个大桥巴扎,算是市内最为集中的玉石交易市场。这里头,还有很多来自苏州、南阳等地的玉商。苏州和南阳,当下是华夏和田玉交易的两个著名的大市场。
吴夺虽然不是玉商,但也是逛市场的老手,他先是大致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
巴扎上,垃圾料的占比,不夸张地说,得有九成以上。而精品的好料子,却又贵得离谱;特别是大开门的料子,根本没有还价的余地。
哪怕是一些修过型的小籽料,开价也都很高。这修过型的,和假籽不一样,只是真籽的型不太好,加以修磨。不过修过型的肯定比不了纯天然的。
吴夺逛的同时,也听到了一些人的议论,有人说这行情涨得太快了,现在的行情,比春节前起码高了三成。当然,这说的是精品好料。
和田玉,哪怕是只说和田玉籽料,品质也是千差万别,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问题;既想便宜,又想料子好,这年头儿,那就基本奔着吃药去了。
逛着逛着,快走到市场的另一头了,吴夺忽然发现一个摊子前乌泱泱围满了人,而且议论纷纷。
梅小梅不懂和田玉,碰到这个热闹,却想看一看。
吴夺也先想看一看,他不是想看热闹,而是隐约见到摊位上摆了一块硕大的籽料。
这个摊位是那种柜台式的,上面还带了个篷子;同时,摊位上好像就摆了这么一块籽料。
“我上前看看。”吴夺扭头对宁霜和梅小梅说了一声,便从一处空当比较大的地方顺势挤了挤。
这料子确实大,长度得有两尺多,最宽和最厚的地方也都超过了一尺,大致形状嘛,像个土豆。
听旁边的人议论,刚才摊主报过重量了,很吉利,49.5公斤,也就是99斤。
近百斤的和田玉籽料的确很少见。
这块料子通体黑皮,皮上的毛孔也很自然。吴夺一眼就看出是真皮真色。
俗话说,千年红皮万年黑。黑皮之下,容易出老熟的玉肉——容易出不代表都能出。
不过,这块料子不仅有一头带着浓重的僵块,而且表面也有一些僵点。所谓僵,大致就是相对松散、缺乏玉性结构;僵重的话,干脆就像那种松垮的石头一样。
和田玉籽料如果皮上带僵,最怕的就是“窜僵”,也就是僵不仅在皮下薄层,还会窜到玉肉深处;而且窜僵的玉肉,还容易在周边出现脏沁。这样的话,一块料子基本就完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