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正北偏西一点,因为有王府护军,料想会比知府衙门难打得多,所以关盛云决心把四个主力营全砸上攻击。
张丁的霹雳营在大批辅兵的支持下在北门外匆匆构筑了一个小据点,防守的正面很窄,只需要堵在城门前挡住再返回来最多手里拿根棍子的百姓们即可。谷白松本来要抢门的马队被振勇营抢了先,索性留在城外策应张丁。不过那批早先豪气干云的百姓们并没有形成任何威胁,精疲力竭的回到附近见府城已落入贼手,都哭天抢地地四散跑回家了。
本篇知识点:火折子。
古代取火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燧石打出火星,引燃焦布(把一块棉布与火源保持一定距离,慢慢烤到焦糊即可,沾上火星就会开始燃烧)等易燃物。不过这种方式速度太慢,不适合激烈的战斗中应用。另一种更迅捷——直接用火折子纵火。
把艾草藤曼摘下来用木槌捶打,彻底打散后放水中浸泡,让其他物质溶解,只保留纤维。晒干后混入棉花或芦苇缨,继续捶打至一体,最后摊在硬纸上,洒进去硝石、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粉末,卷成紧实的棒状引火条。
另取适当长短粗细的毛竹制成竹筒,筒盖和筒身连接处各开一个小孔。把棒状引火条塞进筒身,点燃再吹熄,保持火头的阴燃状态。拧动筒盖,让两个小孔对齐,给阴燃的火头提供最低程度的氧气,一个火折子便做好了。
使用时拔开筒盖,用力挥动或吹几下,阴燃的火头遇到足够的氧气会立即蹿出火苗。点火完毕后直接盖上筒盖,明火再次变为阴燃状态,可以继续使用。制作精良的火折子,甚至可以保持十天以上不灭。
明末,番薯传入中国后,因为性质更好,薯藤逐渐取代了艾藤。
在火柴被发明以前,火折子是硬通货,可以当货币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