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一句话,偶像就是只能远观不可近距离接触的物种!
其中一位女博士,郑晓晓,更是叫苦不迭。
一天,她找骆垚请教问题。
“骆总,我想问问资源管理算法这块的问题。”
“我在调试代码的时候发现,任务之间的耦合性可能导致资源管理的难度增加,这个时候,我们引入决策树和规则引擎是否更好一点?”
郑晓晓这次接近骆垚算是受她爸影响,她自己也想知道骆垚到底有多天才,就故意找了个问题去问骆垚。
一般男生遇到这种情况,大多都会耐心跟对方解答。
但骆垚就不一样了。
他眉头微微皱起,一脸认真地说:“你这个问题都要问我,我怀疑你的博士学位是买来的。”
郑晓晓愣了几秒后,怒气顿时上升。
臭直男,找个机会搭话不懂吗?
她正准备叉腰跟骆垚理论一番,结果骆垚早就抬步走人了!
“我爸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居然让我跟这种人接触?”
“对方聪明是聪明,但这脾气谁受得了?”
郑晓晓现在看到骆垚就跟老鼠看到猫一样,避之不及,更别说要她跟骆垚接触了。
一个月后。
在小苔藓的监督下,三位博士冒着秃头的风险把第一台建筑机器人造了出来。
机器人造出来后,骆垚测试了下几个简单的动作,发现机器人没有问题后,突然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
建筑相关技术的资料和数据呢?
机器人现在造是造出来了,但是没有数据,机器人也就没办法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操作。
现在骆垚相当于把机器人的壳给造了出来,但机器人的大脑里面没有装东西啊!
郑阳那边还没有给到相关的数据,骆垚也不敢让小苔藓在外面随便乱扒资料,网络上的资料鱼龙混杂,建筑机器人学杂了肯定会影响实际施工效果。
所以他只有去联系郑阳拿资料。
按照骆垚的时间规划,此时的郑阳应该早就拿到了相关资料才对,结果郑阳告诉他的结果却和他想象中不一样。
“骆工,目前只有三家单位愿意合作。”
“资料非常少,可能和你预想的不一样。”
郑阳没有告诉骆垚的是,这三家单位之所以愿意合作,完全是因为上面下了命令的原因。
“这么少?他们知道机器人对他们有利的情况下,都不跟我们合作?”骆垚觉得不可思议。
那群人难道有钱都不赚?
郑阳在电话里面有些为难说:“不是不想赚钱,是没有意识到骆工你的机器人能够帮他们赚钱。”
骆垚思考了一两秒,终于明白了郑阳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比较蠢没有理解到机器人的意义?”
郑阳尴尬地摸了下额头,说:“你要这么理解也行。”
“就是不知道咱们现在用三家的数据,能不能让机器人先学习起来?”
“数据一共有多大?”
“有十多个tb吧。”
“那够了,先跑三家的数据再说。”
骆垚不可能再继续等下去,所以决定先把程序跑起来。
骆垚做出决定:“好,我们先用三家的数据为机器人进行初步学习,看看效果如何。”
“郑院你这边记得把数据发给我。”
“好。”
骆垚等到郑阳将数据发来后,迅速召集了领航科技内部的数据团队和算法团队,通知他们加班加点,加快数据的预处理和算法的优化。
在短时间内,数据团队将三家的建筑相关数据整理成了机器可识别的格式,而算法团队则对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骆总,数据准备完毕,算法也做好了最新的优化。”数据团队的负责人向骆垚汇报。
骆垚走到计算机前,亲自检查了一遍整个程序的准备情况。
“开始运行程序,我们要确保机器人能够迅速吸收这些数据。”
没数据的机器人就是个高级手办,除了当摆设之外别无他用。
骆垚可不想他是那500多克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被浪费了。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程序启动,大量的数据在服务器间流动,机器学习的算法在海量的信息中提炼着逻辑和规律。
整个实验室弥漫着电脑运算的轻微嗡嗡声,显示屏上不断刷新着运算结果。
骆垚在一旁等着,没有离开。
智慧城市基础改造项目涉及了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光凭三家的数据,很难支撑起整个项目的建造。
想让施工单位的人快点见到成品机器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取更多的专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