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哥的牌位?”
太庙中,朱棣站在杨轩身旁,看着面前朱标的牌位,道。
杨轩没有出声,其意思不言而喻。
这时,朱棣忽然对着朱标的牌位跪了下来。
“大哥,我对不起你。”
“可我不想死,我想活。”
他说道,是道歉,也是对自己发动靖难之役的解释。
随后,他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接着,看向杨轩“一定要这么做吗?”
他意有所指的问。
杨轩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我也不想。”
“但你我都明白。”
“若是保留太子殿下(指朱标)的帝位,那他这一脉,就是帝脉。”
“百年之后,他的后人若是造反。”
“那时大明又将陷入内乱。”
“早早决定,也能避免这些事发生。”
朱棣也不说话了。
他自然是要称帝的,以后他这一脉就是帝脉,若是大哥一脉也是帝脉的话,那今后会发生什么,可以预料。
之所以还要问这么一句,只是心里过意不去罢了。
毕竟,从小到大,自己大哥可没少护着自己。
现在,自己竟然还要夺了他这一脉的帝位。
“你也不必过于愧疚。”
“其实太祖生前,也有过传位于你的心思。”这时,杨轩又道。
闻言,朱棣猛然抬起头,死死的看着杨轩。
杨轩侧过头,看向老朱的遗像,眼神中带着追忆。
“那个时候,太子殿下薨逝不久,储君之位空悬。”
“太祖在立谁为储君的决定上很是纠结。”
杨轩缓缓说着老朱当时的为难。
“可是随着秦愍王,与晋恭王的薨逝,太祖就算是想改立储君,也已经来不及了。”
“一切,都成了定局。”
“此外,太祖还预料到,你会谋反。”
“所以留下了一样东西。”
“现在,也是时候交给你了。”
话音落下,杨轩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至早已呆愣的朱棣面前。
杨轩说着这些话,他也是第一次听到。
所以久久不能回过神。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的瞳孔恢复聚焦。
他接过杨轩递过来的信,打开阅览。
很快,朱棣就看完了。
他心神剧震,看着杨轩满是不可置信。
“这…这都是真的?”
“嗯!”杨轩点点头。
“太祖的笔迹,还有印章,你都认识,做不得假。”
朱棣的神色不断变化,像是要哭,又像是要笑。
他看向老朱的遗像,再次跪了下来,眼泪也不自觉的落下。
“爹,原来你心里有我啊!”
这一刻的朱棣,心里原本对老朱立朱允炆为储君的不满算是彻底消失。
看着朱棣又哭又笑的模样,杨轩沉默的站在原地。
现在朱棣的情绪波动很大,不适合再说正事。
杨轩就这样等着,等朱棣恢复平静。
许久,朱棣站起身,看着杨轩质问“你为什么不早点把这个拿出来?”
“要是那样,我还用得着造反吗?”
杨轩眼眸微低,叹道“早点拿出来有什么用?”
“朱允炆会承认它是真的吗?”
“朝廷会承认它是真的吗?”
杨轩的接连反问,让朱棣语气一滞。
是啊,早点拿出来有什么用呢?
已经坐在皇位上的朱允炆不会承认这份能威胁到自己的密旨是真的。
和朱允炆利益相关的臣子们也不会承认这封密旨是真的。
因为换做是他,他也不会承认。
反而会以矫诏的名义将拿出密旨的人,和认为这密旨是真的的人全部处死。
所以,该造的反,还是会造的。
杨轩看了朱棣一眼,继续道“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你虽靖难成功,即将登临帝位,但却会留下篡位的污名。”
“而这封密旨的作用,就是让你能够名正言顺的登临帝位。”
“虽然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但只要大部分人认可就行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这是真的就可以了。”
朱棣微微点头。
说实话,刚进入太庙,看到老朱的遗像的时候,他是惶恐的。
他怕将来到了地下,父亲会怪自己。
现在有了这封密旨,他安心了许多。
父亲心里是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