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武侠修真>异国猎宝档案> 第225章 险遇车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险遇车祸(1 / 2)

“这死孩子!怎么胆子这么大?”听着越洋电话又一次的不在服务区的自动回复后,马朱明老爷子恼怒地将画筒狠狠地撂在电话机上。

就在刚才,他无意中看到n(羡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报的新闻快讯,其中一条,让他震惊莫名。

尽管电视画面一闪而过,可是,自家孙子所仿制的《秋山图》,他还是一眼认出!

其实,北羡洲电视台对这类诈骗新闻并不关注,不过,这起案件因为与纽来机场偷天换日大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n才得以播报。

马文涛此时在国内,根本就没有信号直通,马朱明老爷子哪有可能打通?

老爷子关心爱孙,走了两圈后,再度拿起电话,原本想给港城马家打电话,寻思再三,还是拨通李承的电话。

芝城中午时分,港城深夜两点,李承被烦人的电话吵醒,张口想要骂上一句,结果话筒中传来马朱明略显焦急的声音,只得将火气咽下。

“马老,您别着急,阿里汉去国内啦。他走访瓷都景镇,想要为工坊招聘几位老师傅,您不用担心。”李承佯作不知,耐心的和老爷子解释马文涛的行踪。

“哦,这样啊。”听说孙子没事,马老情绪平和许多,又问道,“你能联系上他吗?如果联系上,让他赶紧回芝城一趟,家中发生点事情,需要他出面处理。”

李承不说,马朱明老爷子也装糊涂。

俩人倒是聊了几句,李承简单说到自己过些天回北羡洲,马朱明老爷子邀请他前往芝城做客,随即撂下电话。

被马老这么一打扰,李承没了睡意,索性起床,将未完成的文章摊开。

一篇千字的文章对于李承而言并不难,可这是他第一次涉足严肃理论体系的课题,为了让“老

师”的观点更准确,他最近几天走访不少学校和家长,听取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期望——不管怎么说,教育改革是要满足家庭需要的。

调查发现,所谓的快乐教育并不符合多数家庭的实际需求——家长们更希望校方对孩子的约束更严格,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也就是说,这些家长和校方,不排斥快乐教育,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知识教育必须严抓不懈。

肚中有货,下笔有神。

天光见亮时,洋洋洒洒五千字的文章出炉,将稿纸整理好,十多页白笺装进透明文件袋。李承伸了个懒腰,一夜没睡,但未感疲劳,心中还是蛮满意自己的成果。

索性不在睡觉,他从书房中拿出一本《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

这是饶老的藏书,道光二十八年木兰阁刻印。

这本书的作者为张廷济,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字顺安,号叔未,工诗词,风格朴质,善用典故,精金石考据之学,尤擅长文物鉴赏,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伪,别其源流。

清仪阁是他的藏品楼,《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是张廷济整理集拓的金石类著作。

该著作以拓本加题跋的形式,集拓古器四百二十九件,题跋的时间从道光二年(1822)年到道光二十四年(1844),共二十二年。

这些器物,基本为张廷济本人所藏,同时又多为其本人所拓。

张廷济去世时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李承手中的这本,是张家后人在老祖去世后刊印以作纪念的集合本。

至于张廷济在世时手拓手写原稿本,现藏于西金京都大学藏。

最近,饶老开始教授李承金石之学,故将这本颇为珍贵的典籍,转给李承翻阅。

阳台上,沐着凉爽的海风,李承

看了半个时辰的书,天光已经大亮。他,换套运动服,夹着装有文稿的文件袋出门。

今日出门,比平时早二十分钟,李承沿着东半山的公路一路小跑上山。

这条道,他已经跑过两年,风雨无阻,因此,对附近的沟沟壑壑,非常熟悉。

刚跑到山半腰,就听见山顶上轰隆隆的车辆声,应该是一辆大型货车或者渣土车下山。这一带是港城的富人区,治安情况良好,公路上来往的多是附近住户的豪车。

李承有些奇怪,但并没有怀疑什么,也许是那家装修或者道路整改,也有可能,他很自然的将身子往山坡一侧靠靠。

转过山腰的弯道时,李承看见一辆带顶棚的渣土车,正从山顶“冲”下来。山道并不陡峭,但这种运土车车体高大,由高向低处快速行驶时,给路边人的感受就是“俯冲”。

怎么回事啊?下山路怎么开得这么猛?

他眉头皱皱,心底有些警觉,于是又向山坡一侧让让,双脚已经离开公路,站到山坡上。

马上,他意识到不对,这辆车要么失控,要么是对着自己来的。

他所站立的地方,是一个向下的凹型弯道,车辆行驶到这里时,需要减速并提前转向,可是,眼前这辆庞大的渣土车,不仅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