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
宋月华想带上几姐弟一起去吃喜酒,但是大宝要补考,小宝要下棋,都要忙没空陪她。
小玉安慰道,“阿姐,我陪你一起去吧。”
“正好,你也许久没吃过村里的酒席了。”宋月华道。
周家的这场亲事能看出来是费了不少心思的,里里外外都擦洗得干净,贴上了红纸。
周父周母笑脸盈盈地迎客,看得出来,他们对这门亲事亦是极为满意。
周正瞧着稳重了许多,少了一些书生意气,多了几份成熟干练。
这场喜事算得上是过了旱灾后,村里的第一场喜事,而且又办在正月间,村里人自然都要过来凑个热闹。
周大富张罗喜事也不是第一次,安排起来行云流水。
等到新人行礼后,村民终于能正儿八经吃一顿席面。
吃的席也比不得往日,现在粮价降了许多,但比起干旱前,还是要贵上十多文。
蔬菜为主,也能瞧见一两片肉,宋月华本就图个喜庆,没想能吃饱。
倒是同桌的村民,吃得不算痛快,但也能吃个半饱。
回去的路上,宋月华问小玉吃得怎么样。
小玉笑道,“早上煮的土豆还有剩,回去后热一热阿姐吃了吧。”
宋月华确实没饱。
明天就要开学,当天晚上,谢瑜拿着书本唉声叹气。
“你这是怎么啦?”小玉问道。
谢瑜道,“半喜半忧。”
“你说说看。”小玉把绣棚收起来,坐到小瑜的旁边听她说话。
谢瑜先是附在小玉的耳边说了句话。
“真的吗?”小玉惊喜道,“阿姐知道一定会很高兴的。”
说完喜事,小瑜又说起了烦心的事,“顾如意啊,我真的很担心,当初自作主张收了人,现在横竖教不好,三字经都还识不全……”
小瑜抬起头看向小玉问道,“你说,我是不是耽误人家孩子了。”
“这个不好说,”小玉认真想了想道,“我念书也不算好,倒是在针线方面游刃有余,要不,你把顾如意送到武学班看看。”
闻言,小瑜也有了主意,“可惜段夫子不在,明日我让裴风瞧一瞧,看看这孩子这方面的本事,嗯……”
小瑜说到这里,又看了小玉一眼,抱着她的胳膊,亲昵道,“要是不成,你帮我看看他针线方面成不成。”
“你可真能想!”小玉笑道,“我看他挺好吃的,说不定适合当个厨子。”
“这个也可以试试。”
小玉想到什么,收起笑意道,“只怕顾如意的阿奶不会同意。”
顾青好歹是个童生,要是让顾如意当个武夫或厨子,以黄凤娟的性子,只怕不会愿意。
谢瑜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只叹道,“先看看吧,人也不能在一条路上走死了。”
正月十六,学堂开学。
宋月华一大早就过来了,为的就是看看来看看今年的升班表。
还没进门,就看到路远处哒哒哒地来了一辆马车,车上下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花宝儿?”
宋月华喊了一声,花宝儿笑嘻嘻地转过身,“宋姐姐,你还在啊!”
宋月华,“……”
“胡说什么呢!”花掌柜从马车里面出来,敲了她脑袋一下,斥责道。
花宝儿捂着脑袋撒娇道,“阿爹,敲脑袋会变笨的!”
“我看你这脑子也白长了,还会不会好好说话了。”花掌柜骂道。
花宝儿撅着嘴,同宋月华道歉,“宋姐姐,对不住,我又来了。”
“去找谢夫子吧。”宋月华道。
耽搁了三年,升学表上没有花宝儿的名字,估计还是在丙班。
花掌柜同宋月华说话,后面的花细雨拎着篮子过来,花掌柜接过篮子道。
“宋姑娘,当年我与宝儿走得匆忙,未曾答谢,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篮子里装着不少好东西。
宋月华笑着摆了摆手道,“花掌柜客气了,宝儿机敏可爱,夫子同窗喜爱还来不及,您又何必费这个心思。”
说着,宋月华把人请了进去,顺便打听道,“听说关家被抄了,事情闹得挺严重的,我还担心宝儿来着。”
虽然听着有些假,但还是叫人舒坦。
花掌柜也不避着,反而直言道,“我啊,算是因祸得福,干旱年间,关家准备卖掉福满楼,我便顺势接手了,没想到啊……”
这确实,谁也没有想到。
宋月华想着又道,“宝儿生在您膝下,也是她的福气,可她同窗的师哥运气就不大好了,好不容易熬过干旱,家中却出了事,如今只能县里的市集做卖肉的行当,可惜啊,明明有青云之资,却只能泯于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