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事变引发的上海武装冲突虽然只持续了不到1个月,对于中日两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因为128事变中德械师的优秀表现给予了国民政府强大的信心。
他们认为,只要按照法肯豪森的计划装备,1支精良的小型部队便足以抵抗日本。
不过这样做有两个问题,如果日本发动的不是局部战争,而是全面侵华战争的话,这支小型的精锐部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或许在1对1的对决中德械师并不需日本甲种师团,但是战争从来不是单挑。
日本6军上百万马路进攻的战线光靠几个思可堵不住。
法肯豪森认为,中国应该至少整编60个德械师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更大规模的战争。
但是如果扩大德械师的规模,中国的财政是支撑不起的。
作为1个从1840年起1直在割地赔款的国家,中国的财政从来算不上良好。
因为清政府的卖国行为,中国的关税都是掌握在外国手中,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也没有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
这就导致中国政府的财政来源相当有限。
当然,如果常凯申愿意对那些家族企业开刀,拿他们充公的话,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样的话他就不是常凯申了。
况且常凯申平时可没少借职务之便敛财。
不过扩军是1定要扩的,就算不打日本人防备西北地区的红军也是必要的。
所以国民政府还是决定派人跟德国商讨军事上的合作和交易。
至于日本方面,在进攻上海受挫之后,日本内部逐渐分为了两派,在是否要全面清华的问题上意见相左。
1部分人认为既然进攻上海受挫,那么不如专心经营东北。
东北有着大量的矿产资源,而且东北军在这里也留下了不少军工厂。
日本吞并东北以后,军事实力大增。
只要专心整合这里的产能,要不了几年日本的军力会再上1个台阶,到了那个时候,对中国发起全面进攻把握更大。
但是另1部分人认为,对中国的进攻宜早不宜迟。
德械师在上海的优异表现震撼到了他们,德国的武器装备在实战中的表现也超过了日本的武器。
为了打赢战斗,常凯申更是临时把那50辆坦克组成的装甲营调配给教导总队配合支援作战。
2号坦克面对日本步兵时展现了良好的作战实力。
日军的机枪和手雷打不穿2号坦克的正面,迫击炮也很难击穿。
进攻上海的日军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坦克炮,在他们印象里的国军跟清朝时期的8旗兵并没有什么区别。
进攻东北似乎加深了这1固有印象。
但是在上海面对训练有素的教导总队就不1样了。
即使对方没有反坦克武器,教导总队的士兵还是很好的维持了步兵跟坦克之间的协同。
虽然只是最基础级别的坦克跟步兵之间配合作战,但是已经比日军强上了1个档次。
日军唯1能威胁2号坦克的只有有限的89式战车。
但是跟2号坦克的正面对决中也没有占到便宜。
在上海武装冲突中日方被摧毁了15辆89式战车,而中方只有3辆被摧毁,剩余轻伤的坦克都被即使送往后方修理。
只要不是核心部分受损,坦克表面的装甲还是很好修补的。
这种1:5的战损比惊呆了日本指挥部,负责指挥坦克作战的日军少佐更是愤而自杀。
所以在战后的第1时间日方就派出间谍展开了对于中国坦克营的情报工作。
他们很快便设法搞到了有关中国坦克的信息,因为这些贸易也不是秘密进行的,自然没有那么难找。
日方很快得知这批强大的坦克是德国卖给中国的2号坦克。
在知道国民政府后续还有更多购买坦克的计划之后日本6军坐不住了。
他们向大本营申请要求尽快发起对中国的全面战争。
盐泽幸1认为在上海的行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装备的2号坦克性能上超过了89式战车。
如果给中国更多时间装备更多2号坦克,那么日本在未来的对华战争中将会困难重重。
这个观点虽然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是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
日军在反坦克方面确实乏善可陈。
因为他们要求大力发展新的战车用来抗衡2号。
所以激进派和保守派在大本营内部争论不休。
吵到最后谁也不能说服谁。
还是天皇出面协调了两方关系。
最后决定军方1方面研制新式坦克,1方面想办法切断中国的购买途径。
只要德国方面拒绝继续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