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幼筠就这样忙碌了一个多月,期间燕瑶约了她多次都抽不出空,心里觉得很是抱歉。这日便主动下帖子约了燕瑶去郊外的金霖池去乘舟游玩。
金霖池虽在城外,但出了城西的顺天门,乘车不过一个时辰便能到达。苏幼筠回到京师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出门游玩,心中很是兴奋,所以天刚大亮便急不可耐地出了门。
刚行至大门口,后面苏夫人便追上了她,仔细检查了她穿得是否厚实,又给她手中塞了个暖炉,絮絮地嘱咐了半天,无非就是坐船要注意安全,早些回来之类。
每次她出门,母亲总是要不放心地叮嘱几句,苏幼筠有时会忍不住打趣说,要是哪次出门母亲没有叮嘱两句自己还真不习惯。
苏家就住城西。苏幼筠先到了顺天门,略等了会,挂着燕府牌子的马车便到了。燕瑶一袭红衣,映着路边的残雪格外明艳,她一下车便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吓得她赶忙躲进了苏幼筠的马车中。
马车徐徐前进。苏幼筠看燕瑶紧张兮兮的小模样,不由得笑着打趣道“不就被人看两眼吗,又不会少块肉。也就是我们瑶儿长得这么好看,才有人要看,你看我走出去想找人看两眼都找不到呢。”
被这么一打趣,燕瑶也不紧张了,啐了她一下,说道“你莫要打趣我,你哪是没人看,每次我哥那眼神恨不得粘在你身上。”
苏幼筠听了这话非但不害羞,反倒心里甜滋滋的。心想若是肃哥哥今日能来就好了,他最近也不知在忙些什么,自己已有好些日子没见着他了。
两人一路聊着天,很快便到了金霖池。
虽说冬日寒冷,但金霖池边依旧热闹非常。金霖池本是前朝皇帝开凿专供皇家游玩以及水师训练所用,所以湖中央有个气派的宝津阁,阁边奇花异石,飞禽鸟兽样样齐全,现下是众多文人雅士最爱的品酒聚会的场所之一。
湖边错落着各种船坞码头,有些小码头边上散落着各种小贩吆喝着自家的果子或小手工艺品,很多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穿梭其间,很是拥挤。
纵使苏幼筠喜爱热闹,却被这码头的吵闹给吓到了,心下懊悔没有提前做好功课。正准备与燕瑶商量着要不换个地方游玩,却见燕瑶敲了敲车壁,跟车的丫头侧身与车夫说了几句话,车夫便掉转马头,朝湖的另一侧行去。
见苏幼筠不解,燕瑶笑说“哥哥有个好友在金霖池上有座画舫,知我们今日要来金霖池,便找他好友借来给我们用。”
边说她边掀开车帘,指着远处一个在树影中若隐若现的码头,码头边上停着几艘华丽的画舫,说道“喏,就在那。那个码头专供一些官宦子弟停私家画舫的,等闲人是过不去的。哥哥说我们两个女孩儿家,还是去这安全些。”
苏幼筠没想到一向理性的燕肃会有这么细心的时候,心下便觉得暖暖的,越发觉得燕肃若是能一同游玩就好了。
马车停在码头边,早有小厮等在一旁,见了燕府的腰牌,迎着几人上了其中一艘画舫。画舫中不仅早已备好炭盆和精致的酒菜,一旁居然还侯着一个抱着琵琶的乐娘。苏幼筠不由感叹道“还是这些公子少爷们会享受。”
燕瑶平日去哪都是跟着母亲或家中长辈的,与同辈小友独自出门游玩却是头一次,心下也十分畅快。两个小姑娘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在画舫上转悠了一圈,叽叽喳喳地品评起来。直到肚子咕噜噜叫了,方才想起已到了午饭时候。
这时便有下人端上小泥炉,小泥炉里的锅子正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两人一边吃着佳肴,一边听着乐娘弹着琵琶细细吟唱着江南小调,船也不知不觉地驶近了湖中央。
乐娘一曲唱毕,苏幼筠听得意犹未尽,忽地想起燕瑶自幼爱好音律,一手琵琶也是弹得极好,便怂恿着燕瑶弹一曲。燕瑶本性腼腆,又被母亲严格管教,是以在外从不爱出风头,但在苏幼筠面前她却没有任何顾忌。
她很是大方地接过乐娘的琵琶,调了调音,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弹奏起来。一曲《昭君怨》如泣如诉,配上燕瑶的一袭红衣,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心有不甘,奋力挣扎,却逃不开命运的牢笼的王昭君。
苏幼筠正听得入迷,不料远处传来一阵掌声。两人心下一惊,寻声望去,哪知画舫已靠近湖心的宝津阁。二楼的廊上坐着几个年轻公子,看衣着谈吐因是非富即贵。燕瑶只瞟了一眼,便吓得放下琵琶躲到了苏幼筠身后,那眼神仿若受惊的小鹿一般。几个公子见此便笑得更加厉害。
为首一人年纪与苏幼筠相仿,身材修长,面如冠玉,只是一双狭长的眼睛笑起来仿佛一只狡黠的狐狸。此刻,他那狐狸眼正透露出一丝精光,但却笑容温和道“姑娘莫要害怕,我等只是仰慕姑娘琴艺,不知可否结交一二。”
苏幼筠瞪了那群锦衣公子们一眼,见其中几人目光轻浮,便侧身挡住了燕瑶,面露不悦道“瞧着各位公子都是读过书的,在外如此孟浪,我看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那群公子中有人听苏幼筠出言不逊,正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