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它也未能遏制敌人,没有得到它也对国家无害,忠嗣怎么能以数万人的生命去换取一个官职呢?’这买卖太不划算了。”
李世民有些惊讶的说道:“他就不怕若是没打赢,李隆基怪罪他?”
“按照王忠嗣自己的说法,那就是‘如果陛下责备我,不就是失去一个金吾羽林将军,回朝做侍卫吗!’所以,他可不怕被怪罪,毕竟不管怎么说,他好歹也算是李隆基的养子不是。”
李世民现在对这个未曾谋面的王嗣忠颇有好感。
“好啊!为人忠勇,爱兵如子,生性洒脱豁达,这样的人怎能叫人不欣赏!”
说完,李世民又看向李亨,问道:“你和这个王忠嗣的关系如何?”
虽然说李亨一直叫王忠嗣兄长,但是他俩实际上的关系怎么样还真就不为人知。
李亨连忙说道:“我与兄长的关系自然是极好!”
萧然也说道:“确实,他和王忠嗣的关系很好,毕竟也算是一起长大的了,就是因为这个,王忠嗣差点死了。”
李亨一惊,“怎么会这样?!”
李世民看向李亨,眯起了自己的眼睛,“这要问问你都做了什么了。”
李亨茫然不解,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竟然导致了王忠嗣的死亡。
见他们误会了,萧然连忙说道:“别误会,不是你的错,也和你没关系,不过是被人借题发挥罢了。”
还没等李世民和李亨问,萧然就说到:“在王忠嗣平定了突厥之后,李林甫看到王忠嗣的功劳和名望越来越盛,担心他入朝当上宰相,于是就妒忌他。”
“同时安禄山暗中包藏反叛朝廷的志向,就以防御北方的敌人为托词,修建雄武城,在城内储藏大量的兵器。他还提出请王忠嗣派人协助修建雄武城,想趁机截留他手下的士兵。”
“王忠嗣早于约定的期限到达了雄武城,没有见到安禄山就率兵返回了,并且,因为王忠嗣屡次向李隆基控诉安禄山将来肯定会反叛朝廷,李林甫就越来越讨厌他了,所以李林甫一直在抓王忠嗣的把柄。”
说到这,李世民就明白了,“所以,这次李林甫去告状了?”
萧然却说道:“也不能说是告状,准确来说是污蔑,当时董延光逾期未攻下城堡,却上奏说是王忠嗣延缓出兵,因此导致战事无功。”
“而李林甫就是趁着这个时候,让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声称王忠嗣曾经说:‘早年与忠王在宫中一起生活,我愿意尊奉太子’这样的话,这对李隆基来说,跟支持李亨造反没有什么区别,他自然是不能忍的。”
李亨一个激灵,“我从未想过大逆不道的事情!兄长更是从未说过这样的话!”
李世民早就听明白了,“行了,都说了是诬告,朕心里清楚。”
李亨这才放下心来。
萧然继续说道:“我说他差点因你和他的关系而死,就是指这件事,不过还好有人给王忠嗣求情,李隆基才算是放过王忠嗣,只是给他贬了官,可惜王忠嗣在不到两年之后,还是去世了。”
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将军,没有因为战火死亡,却被人心害死。
李世民十分愤怒,“李林甫呢?!”
一旁的李亨小声说道:“刚才太宗皇帝陛下不是说要处死他,并且诛三族吗?现在应当还在大牢里面呢。”
李世民冷哼一声,“让人给朕去用刑!”
本来看在李林甫对李隆基还算是忠心,没有反意,再加上他也算是有些功劳的份上,李世民倒是没想着要折磨他,但是现在,他必须让李林甫吃点苦头!
对此萧然并没有什么反驳的意思,至于李亨,他心里一片窃喜,还有什么能比得上你的对头受苦,能更让你开心的呢?
看出来李亨的高兴,李世民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对着萧然说道:“这王忠嗣确实是个好的,可还有其他人有如此能力?”
萧然说道:“那自然是有的,就比如‘尚父’郭子仪,这人可以说是对大唐有再造之功,能平定安史之乱,他的功劳可不小。”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朕怎么觉得好像听说此人?”
萧然说道:“应当是在全唐书里面看到过,因为他的功绩,值得被记载,甚至记载的比一些皇帝还要多。”
俗称青史留名,就是这样了,甚至是留大名。
“快和朕说说。”李世民说道。
李亨也看向萧然,要说王忠嗣是他所熟悉的人,这郭子仪他可就不是很清楚了。
萧然说道:“当年安史之乱,史思明就是跟着安禄山一起造反的,也算是领头人,此人行伍出身,也算是骁勇,他率兵攻破常山郡,占领河北全境,史思明每行军一处,任由部下剽掠抢夺,杀人取乐,因此士气亢奋,作战勇猛。”
李世民怒发冲冠,狠狠地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怒道:“竟然以杀人取乐!真应当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