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
“举人三年一科,各省举人名额合计一千四百多人,三十年就是一万四千多人。”
“县试和府试每年都考,院试三年两考,每次录取的秀才,约有三四万人。三十年积累下来,就有六十余万之多。”
“这些秀才除了向上考取举人外,只能凭借身份出入公门,在乡间获得一席之地。”
“实在是朝廷取用的举人太少,他们没有出路啊!”
秀才在大明的科举制度中,可以说是最底层。但是他们又有一些特权,有可能得到任官的机会。
只是这个机会实在是少,大部分秀才都轮不上。很多秀才既考不上举人,也没有门路当官。很多人也不愿自甘堕落从事工商,只能凭自身秀才的身份,在乡间谋取一席之地。更有的一直在县学、府学,一直在当学生。所以生员这两个字,成为秀才的代称。
这些怀着愤懑的生员,喜欢闹事的非常多,他们聚集起来,甚至能影响整个大明的舆论。
张溥提议把举人名额增加,就是这个考虑——
他想让大明的生员有更多的机会,为这些生员谋利益。
朱由检听着张溥的说法,心中惊讶于大明有功名的读书人之多,也大概明白了大明的生员为何喜欢闹事,而且影响力巨大。
因为以他的视角看来,这些生员就是失业的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
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失业,能不发牢骚吗?
他们在民间引发的动静,同样也会很大。
所以,朱由检听完张溥的话之后,心中计算了一下,说道:
“听你这么说,秀才升为举人的几率,现在已不到百分之三。”
“举人升为进士的几率,则有可能达到一两成。”
“难怪天下之间,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
“两者确实相差悬殊,应该扩招些举人。”
认可了张溥的建议,朱由检却不打算按他说的办法扩招,那种直接增加一倍的做法,实在称得上太糙了。
想到户部正在推行的分税制,还有增加催收的积欠,朱由检道:
“举人名额增加多少,要根据人口、税收、完税情况从长计议。”
“朕会让大臣好好商议,找出一个好办法。”
“增加的名额,可以确定分给明法科和明算科。”
“张卿以后对外,可放出这个风声。”
把举人名额和人口税收挂钩,这是朱由检在绸缪国会时想到的事情。
后世的国会通常有众议院和参议院,众议院的席位,以人口为基准。
朱由检把税收和完税情况纳入,希望地方官员和民众,更积极地纳税——
至少不能让拖欠税收的官员鲜明约伯,积极收税的官员反而被骂。
如今国会还没影子,举人名额却需要增加,他就想把这个办法,先在各地试行。
张溥对此从所未闻,但是想到苏州的税赋,他觉得这样是好事。至少江南那边,会增加很多名额。
所以他急忙附和这件事,打算回去后宣扬出去。一定要把这种对江南有利的政策,在朝廷获得通过。
大致提出了这个构想,朱由检让张溥放出风声在报纸上讨论。
然后才提起了,自己给生员安排的一条出路:
“朕之前在规范吏员等级时就说过,有秀才功名可直接授予五级吏员。”
“以后各地的吏员等级规范了,朕会专门下旨,鼓励秀才当吏员。”
“如果能通过礼法数算考试,他们在成为九级吏员后,可以转为官员。”
说着,朱由检又想到了张溥如今的太学生身份,又道:
“如今太学生员,有举贡官恩四途,还有捐赀例监。”
“但是捐赀例监的事情,朕是不愿做的,必然会控制人数。”
“这些空出来的名额,还要再增加一些,允许所有生员参加考试,取优秀者入学。”
这是他给大明生员安排的高考,或者说是考研。让这些人除了考举人外,还有一条出路。免得闲着没事,在乡里面闹腾。
至于这些人学习毕业后,会有什么出路。兵部的文职军官,还有内廷的宫外四监和太医院,可是一直在招太学生。
只要他们愿意做,大概率有个官身。
张溥对这些出路,自然是看不上的。但是他却不得不认同,这是一条出路。对很多考不上举人的秀才来说,有机会得到官身。
所以他担心的不是没有人考试,而是应考的人太多,京城忙不过来:
“天下秀才五六十万,即使有十分之一的人应试,也有五六万之多。”
“学生担心京城无法承担,太学也扩招不了多少人!”
这确实是个问题,朱由检考虑之后,决定让各地分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