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妃庙前,嘈杂的议论稍稍平歇,一道道交错的目光或好奇、或古怪、或警惕地打量过去。那边偶尔的人群便悄悄挪开步子,远离数株古柏投落的疏影,站远一些,将左君弼的位置明晃晃的暴露出来。
左君弼面色愣怔,过得片晌,陡然抱拳,急声喝道:
“荒谬!诸位莫叫此人混淆视听,左某承前朝淮西帅嫡传,只懂使枪抡刀,不知书史,不通文墨,又怎会作甚的诗词!何况左某身为巡兵伍长,守卫合淝百姓乃毕生所愿,怎会弃戎从文!”
左君弼此言甫出,俞海通便见满场目光恍然,随后忿然地瞪向自个,他也毫不示弱,反瞪回去,随后紧缩眉头,盯着左君弼,面色不解地言道:
“左大才既然到得诗会,想必定是要以文才争夺桂冠,好叫盛名扬天下,怎的眼下却作这般温恭自虚的忸怩姿态?是了,左大才应是觉着眼下这些所谓名门儒生不过口耳之学,非是八斗之才,胜之不武,弗胜为笑,故而此番藏巧于拙?”
一番话落入众儒生耳里,登时激起千层浪,有不忿者出言呵斥,亦有儒生面色一冷,目光咬上左君弼。
“放肆!你这厮说长说短、胡言乱语些甚!”
“口耳之学?呵,小生便是不才,亦要斗胆一试!”
远远地,姜公与无为州的知州、更多盘坐案几两侧的上宾神情不一,不少莫名的目光在俞海通与左君弼两人之间徘徊。有来自江西行省的上宾面色一沉,当即便欲起身喝止眼下分明几分荒唐的景象,却随之遭身侧之人玩笑似的劝阻。
这时天光西移,越过圣妃庙的檐牙,迤逦出那边馆舍楼阁的影子,片片拉长的阴凉便融入喧嚷不绝的人群当中。
左君弼咬着牙,紧紧盯住俞海通的身影,他不知缘何会发展成这般状况,不过根源却是此人,他这番行径是与元雅有着什么干系么?他们谋划何事?
暗自寻思着,左君弼下意识地看向朱兴盛那边,目光却在下一刻陡然怔住。那江北而来的俩人赫然举步走入不远处的山道,瞧去向,似是朝着北岸山麓赶去。
左君弼皱了皱眉,莫非这便是元雅等人商议出来的计策,将众人目光吸引到他的身上,叫他陷于纷杂费事之间,再无法便宜行事,那华云龙的友人即可趁此脱身?
他眯起眼睛,凝视着江北那俩人这时蓦然的举措,心头忽又生出几分疑虑,他等分明可以提早离去,为何非要等到眼下才行如此脱身之计?
稍一琢磨,随即恍然,想必是并未见着自个,亦有几分顾忌,倒也合符常理。左君弼心头复又比照片晌,再未揣测出其他可能性,只觉着无外乎便是如此了,不过这般伎俩……实在可笑!
那北岸渡口停泊着三座游船,四百汝颖水贼便潜伏其间,随时等候接应自南麓杀上姥山的大部水贼,元雅他们凭甚觉着藉以此番伎俩便可叫华云龙的友人安然离去?
一念至此,眼见那俩人的身影愈行愈远,左君弼敛起心绪,目光朝随从的五十来个巡兵一番示意,当即便要纵步追去。后面却在这时响起一通贯耳之音:
“左大才休走!这些儒生如此辱你、谤你、轻你,你怎可临危而退?你才学卓绝,冠于世间,又何惧他们!”
那边的言辞叫左君弼更加确信自个揣测无误,却在快步追出几丈之后,折身盯上不远处满面叫嚣似的俞海通,目光闪动,隐忍几分杀意,漠然道:
“左大才?呵,左某今日便作一回你口中的大才,且留于此地万勿走动,待左某处理了手头要事,自当叫你瞧瞧何为大才。”
言罢,当即循着山道而去,五十来个游人自四下的阴影里赶出,对视一眼,迅速尾随其后。风从山道右侧吹来,掀起他们掩于衣摆之下雁翎刀的轮廓。
左君弼一走,众儒生的目光皆是回转过来,却随之微微怔住,那着实叫人气恼的虬髯大汉竟偃旗息鼓似的,不再叫嚷,反是自顾撞入南侧的游人之间,也不理睬一道道怪异的目光,大步流星,直奔山头而去,很快便消了踪迹。
而圣妃庙前,姜公闻听左君弼丢下的话音,眉头登时皱了皱,随后瞧了眼日头光线,暗自一咬牙,再不迟疑地取出右衽缝口里的木哨,含入唇间,清越的鸣哨在下一刻陡然响作。
山腰轰然腾起阵阵“锵锵锵”的拔刀声。
有小贩取出藏于货担的长刀,有瞧着乐呵的寻常百姓目光分明得凌厉起来,默默握上自袖口滑落的短剑,亦有几个与官员谈兴正酣的色目商贾轻笑着抽出软剑、架上那边的肩头。
无数道潋滟似的刀光霜剑交织,凛冽的寒意藉着一地的阴凉升起,席卷其间百来个江南各路州县的名门儒生、上宾权贵。
无为州的知州瞥了眼肩头陡然的刀锋,面色却不见惊惶,反是相当从容地喟叹一气,随后几分复杂地看向姜公。
“姜公当真……此前我已给了姜公机会,不承想姜公愚昧如此,仍要与青贼同流合污。
今日旱船我更改了诗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