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银元出了门,袭人的心情很复杂,总体来说还算不错。当初被老太太安排过来时心怀忐忑,生怕贾琏不好伺候,现在看来不必担心了。
贾府这种地方,丫鬟不值钱的,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想把闺女送进来。
伺候人?在哪不是伺候人啊?进了贾府还能吃饱穿暖,每月有例钱。
遇见贾琏这种主人,家里有点事情,还能额外的给点帮助。
只不过怎么说呢,看着贾琏对香菱的态度,袭人是真的羡慕,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有这份待遇?
贾琏根本没心思关心后院的事情,人在书房里,捧着一本书走神,脑子里全是在预测承辉帝接下来的举动如何。
大周勋贵没落,文臣上升的格局,皇帝一定不愿意看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说穿了也很简单,需要新鲜血液。
大周版本的勋贵存在一个不断降级的限制,如果太平日久,没有新鲜血液的勋贵堕落是很快的。
想要继续保持文武之间的平衡,对外扩张几乎是必然。问题是,从陆地上扩张对于大周而言,已经到了极限。
平定西域之后,帕米尔高原的存在,断绝了大规模进军中亚的可能。漠南漠北在当下等于不毛之地,辽东那地方努力多少年了,现在人口加起来不过二百万。西南的缅甸方向,几个巨大的山脉不说,炎热的气候,无解的疟疾,都是烂在进军道路上的猛虎。
真要打过去,打仗死不了几个人,病死的才是多数。怎么算成本都是亏的。
所以,不要以为中原王朝没想着对外扩张,实在是成本太高了,得不偿失。
有个问题贾琏始终没有明确答案,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败血症可以用豆芽来补充维生素解决,疟疾是怎么解决的?
七下西洋,如果不能解决疟疾,那会死很多人。如果能解决,医书里应该有相关的记载。如果是前者,那便是死亡人数没被记录在官方记载,如果是后者,那就要去问问医生了。贾琏倒是知道,冷萃取工艺能从黄花蒿里提取青蒿素,或者用奎宁。两者的区别在于,奎宁是天然的树皮,找到产地就能解决,缺点是后遗症和耐药性。本土不产奎宁是肯定的,剩下的就是去问一问医官了。
中医能不能治病这个话题这里不探讨了,贾琏更在意的是如何制度性的大规模推广。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别看贾琏一直嚷嚷着走海路对外扩张,疾病的问题不解决,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一船人出去,回来一半怎么受的了。
大周百姓但凡有条活路,都不会选择下海的。西方大航海的开启,靠的是巨大的利益在驱动。
所以,一边以巨大的利益来驱动,另一边则想法子完善航海的医疗体系。针对疟疾这种杀伤力最大的疾病做好准备。
走向大海的脚步,大周已经迟了很多年了,眼下有机会摆在面前,必须推定追赶进程。否则一个不好,就会再现工业化打农业化的碾压局。
“我如没来,倒也罢了,我既然来了,那便要做出改变。”
满清为何遭人讨厌啊,一百多年的时间,多少贵重金属外流,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小鬼子能欺负中国半个世纪,杀了那么多的人。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一旦跪下去了,想站起来太难了!从满清开始跪下去到现代的一百多年,依旧有很多人在跪着。
一时激愤的贾琏站起,又一次感受到了使命感。
帘子挑起,平儿进来道:“爷,该吃晚饭了。”
贾琏收起心头的激荡,深呼吸平息情绪才回头道:“没在老太太那边对付一顿?”
平儿轻轻的撇了撇嘴道:“那边规矩太大,二奶奶、珠大奶奶、蓉大奶奶三人伺候完长辈便散了,留下吃饭是找不自在。”
贾琏过来搂着细腰问:“老太太一顿还是不少于三十六个菜?”
平儿平静的承受一番短暂的相拥后,轻轻的推开贾琏道:“赦大爷,政二爷,王夫人都是这个水准,东府的珍大爷一般无二。好像少了一个菜,就叫人看轻了似的。若不是爷带头俭朴,一家人都得跟着听笑话。”
贾琏不以为意的笑着出门,也不解释。没有这帮虫豸的衬托,怎么显得二爷的好。
王熙凤这边明显累了,霸占了贾琏的躺椅不想动。贾琏进门她想起来,却被贾琏按住,双手在肩膀上捏了捏道:“家里的事,受累了。”
就这么一句暖言,王熙凤回血加速,手上力道合适的拿捏,直接满血复活。
饭桌上王熙凤讲起前面的事情,家里的事情,贾琏也很有耐心的听着,不时的给点意见,显示对王熙凤辛苦管家的认可。
“我还是好的,珠大奶奶是真的难。都说隔代亲,我却没见过政二叔夫妇关心过贾兰一句。”
贾琏对此没做评价,李纨应该是性格问题,不会讨好卖乖,加之贾珠的死被迁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