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缓步走了过去。
施云桢听到她的脚步声,转过身,把情绪收拢得严严实实,接过她递来的茶碗,微微一笑,“轮到绿芦来给我送茶了。”
绿芦抬眼看着这首诗,透过疏狂的行草,她看到了施云桢的曾经。
自远方故乡而来,孤寂一人漂泊与江面上,只有一轮明月相伴。
“以后我陪你,想家就来我们村,大家伙可热情了。”
绿芦拍了拍他的肩膀,眉眼弯弯,转身自去忙碌,留下捧着茶碗的施云桢。
她不太会安慰人。
更不知道他愿不愿意被安慰,毕竟每个人都有不想提的往事。
她就不提往事,只许未来。
随着日头沉落,沿河的岸边挂起了一盏盏提了诗词的花灯,游人来往期间,细细品味。
在这些花灯之中,有一盏吸引了最多人的驻足。
县衙的后院,今日的诗经过百姓品评挑出最好的十首誊写上县志,送至县令的案桌上。
借着昏黄的烛光,县令郑水龙把这十首诗一一看了一遍,目光落定在其中一首上,“这谁写的?”
师爷正等着县令看完,自己好拿走呢,没想到大人有此一问,伸着脖子一瞧,“这就是那飞来居东家写的,少爷正因为这件事,在外面闹着要见您呢。”
郑水龙眯着眼睛,把这首诗看了又看,一再品味。
他是正经科举出身,读书人,对于这些诗词自是再敏感不过。
“大人,可是这诗词有什么问题?”师爷好奇地问道。
郑水龙闭上了眼睛,在脑海中不断地回忆曾经读过的诗,突然,他睁开了眼睛,喃喃自语:
“文欀山人?”
“这不可能,人早死了。”
随即,他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一抬手,指着外面。
“去,给我把那个不争气的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