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多收一个人入学,钱夫子也是乐意的,两人稍作商量,钱夫子同意了钱兴山入学。
钱春华直接一次性缴纳了半年的束脩。
一人二两银子,三人就是六两银子,学堂不管午饭,自己回家吃饭。
说好三个人明日开始上学后,钱春华带着青松离开了学堂。
直到钱春华走远,钱夫子都不敢相信刚才自己听到的一切,春华姐这是疯了吗?不光让家里的男孩上学,还让家中的女儿上学,好多地主家也不会让女儿上学呀。
直到赵秀芬来到自己身边,钱夫子才如梦初醒般摇了摇头,“了不得,了不得,春华姐真的……,太了不得。”
赵秀芬可不管钱春华什么了不得,美滋滋的把六两银子放在手里掂了掂,自家这一年的开销就有了。
钱春华办完青松上学的大事后,今日还要去县城囤粮,哪怕是做做样子,钱春华也要走上这么一趟。
钱春华准备推上一个独轮车,这么多的粮食,也不能自己给背回来,带上兴山或者青松都不合适,自己不方便作弊。
“咣咣咣、咣咣咣……。”一阵铜锣声突然响起。
这是王村长召集整个黄花岭村民去老槐树下开会的信号。
看这情形,是王村长打算把昨晚自己提醒的事情,告诉黄花岭的村民,这倒是一个负责任的村长。
让青松回家照顾好弟弟妹妹,钱春华和钱母一起来到老槐树下。
老槐树下已经到了不少人,一个个抄着双手,不停地跺着脚,闹哄哄的如同赶集一般。
村长站在老槐树下的大石头上,再次敲响了铜锣,“咣咣咣……。”
“肃静、肃静!”
人群逐渐安静了下来。
村长的声音响起,“乡亲们,昨日听过路的商队说起,如今外面世道不太平,有蝗灾、有土匪,甚至还有流民,如今县里大户人家已经开始在大量囤积粮食。粮价已经涨了起来。”
村长的话,让钱春华放心了,村长说的是路过的商队说的,没有提及自己。
村长的话接着响起:“我们黄花岭的村民们,从今日开始,不要贪小便宜,见到粮食涨价,就把家里的存粮卖了,让我发现谁家卖粮,到时候缺粮的时候不要来找我。
家里存粮不多的,今日抓紧时间出去买粮。家中至少备够一年以上的粮食。
大家都知道,我们南洲县,从中秋至今,未下一滴雨。这天气,明年开春有没有雨很难说了,如果没有雨水,春播就完蛋了。
所以,粮食,保命的粮食,一定要留够,这是一家老少的救命粮。
除了粮食之外,今冬天寒异常,据有经验的老人讲,恐怕会出现寒潮,各家各户自备木柴取暖。
狮子山上就有,大伙勤快点。趁着现在不太冷,多备些木柴在家。”
村长的话还未说完,老槐树下的村民们按捺不住了。
李翠红的嗓门最大,“村长这是来吓唬我们呢,骗我们买高价粮,欺负我们不懂,蝗灾发生在大同府,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呢,那里能影响到我们南洲县。”
李翠红的话语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
李翠红沾沾自喜,多亏了昨晚小叔子回家给他们讲过,让她知晓蝗灾发生的地方。
村长和小叔子他们这些读书人就是贪生怕死,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害怕得不得了。
李连燕听到李翠红的话,立马表态,“翠红,还是你懂得多,家里有读书人就是好,我就不听村长的,不囤粮。
家里的粮食够吃到明年三月了。我们才不去做冤大头。”
见到有人赞同,李翠红更来劲了,“还有冷怕什么,我们黄花岭年年都下雪,也没见冻死个人。“
说到这里,李翠红看了眼钱春华,阴阳怪气的道,“不像有些人,听风就是雨,还建炕,有几个银子烧得慌。”
四周闹哄哄的,钱春华只看见李翠红白了自己一眼,说了些什么听不见。不过见李翠红那模样,肯定是对村长的话并没有重视。
反正两家已经断亲,李翠红的死活与自己无关,青松受虐待的帐还没同他们算,肯定更不会对他们出手相助。
赵家,看样子都是糊涂人,赵母和孙美萍他们的话,赵家人也没有引起重视。
钱春华冷笑道,可惜了赵家,清醒的人做不了主,做主的都是糊涂蛋。
见没有什么大事了,钱春华同钱母先行离开。
推着独轮车,钱春华先走一步,跟着村里的大部队一切行动,钱春华担心不方便自己作弊。
来到官道上,远离黄花岭以后,趁着四下无人,钱春华把独轮车收进了空间里,空着手走路,速度快了不少。
一路上,钱春华都在观察着这条官道上的行人。以此来评估自己开茶水铺的可行性。
还别说,真让钱春华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