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各自谋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各自谋划(1 / 3)

“九品官人法?这是什么东西?”庞统第一个坐不住。

诸葛亮开始缓缓地解释着自己刚才看到的内容。

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朝廷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朝廷,朝廷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而现在大汉所使用的官员委任制度在刘玉这边是察举征辟和军功升迁。察举征辟就是地方官员举荐管辖范围内的人才或者征辟人才为官。而该人才可以用各种理由推脱,比如司马懿以前就是这样。

现在司马懿提出这个九品官人法有一个很奇妙的作用。那就是可以缓和朝廷和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

为何这么说呢?朝廷现在的文武官员,大半都是世家出身。可由于刘玉的刻意打压,使得大世家的影响在朝堂上属于微弱的存在。而世家对于朝廷的不满也是越加严重,随时都会爆发。

但这个制度有一个致命的隐患。关键就处于中正这个位置。什么叫做德高望重,还不是官员众口一词?而大中正又可以委任小中正,那稳稳地掌握了官员的升迁和选拔。人都是有私心的,有道是举贤不避亲多余举贤不避仇。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得到彻底的落实,最终的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家大族牢牢地掌握了统治阶级,架空了皇权,黎民百姓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更不用说卑微的人才了。要说世家大族各个都是人才也就罢了,好歹可以治理好天下。可最后却出现一些笨蛋白痴和胆小无知之辈盘踞朝堂,把整个华夏大地搞得乌烟瘴气。

这些未来发生的事情,诸葛亮就没有说,他仅仅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转述了一遍。

听完诸葛亮的转述,徐庶的脸色变得沉重。

相反的庞统就有点喜色,说道:“司马懿这小子能啊,居然可以想得出这么好的方法来。这样一来,朝廷在任免官员上面就可以更加轻松了。”

诸葛亮和徐庶看向了庞统,他们不约而同地感觉庞统的脑子是不是因为最近做了太多的农事,搞得少了一根筋。

“士元,这话在吾这里说说就好。”诸葛亮提醒了一下。

徐庶轻轻点头。

庞统瞬间反应了过来,他仔细寻思了一下九品官人法里面的内容,顿时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好一个司马懿,所图不小啊。”庞统回过神来了。

徐庶对诸葛亮问道:“那孔明你的意思是什么?”

在荆州一带的士人当中,诸葛亮就是代表人物。徐庶很想知道一下诸葛亮的意思。

庞统也是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可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是亲家,该不会是要支持司马懿的这个九品官人法吧。

诸葛亮对徐庶和庞统说道:“吾并不认可。也婉拒了司马仲达。”

听到诸葛亮没有认可,徐庶和庞统都松了一口气。

“那孔明,你深夜叫我二人过来,是有何事?”徐庶问道。

诸葛亮直言不讳地说道:“以吾之见,司马懿此事定不是一人谋划,定有大批官员推动。”

“明白了。明日早朝,定有人在朝堂上禀报此事。你是担心我荆襄世人会参与其中?”徐庶的脑子还是挺快的。

诸葛亮不可知置否地点了一下头。

庞统这时候开口说道:“此法诱惑极大,恐怕司马懿已经联络了我荆襄士人,我等就算是阻止也无法力成。”

司马懿无宝不落,没有绝对的把握是不会去干的。九品官人法其中的好处太大,司马懿已经拉拢了不少的士人,需要的就是推动朝议,达成此事。

“这也是吾担心的。”诸葛亮沉声说道:“你们觉得陛下会看不出其中的端倪来?”

一听到诸葛亮说的话,徐庶和庞统两人都流下了冷汗。

“以陛下之眼力,其中弊端,一目了然。恐怕又要生出事端来。”徐庶说道。

“司马懿等人也不蠢,他们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呢?”庞统充满了疑问。

对于这一点,诸葛亮也是疑惑。

徐庶却是明白了一点,对诸葛亮和庞统说道:“想来司马懿等人或是看到了陛下的一些谋划吧。”

诸葛亮和庞统陷入了沉思,最后都想明白了。

“原来如此!”诸葛亮明悟道:“想来有些人感觉到危机了,要先下手为强!”

庞统也是点头。

三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他们也看出了由于纸张的推行,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加上朝廷在各地创办学校,使得更多贫寒的百姓可以读书。无论在任何世代,读书改变命运是永恒的话题。世家大族和官僚为何可以处于统治阶级,那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普通老百姓无法拥有的资源和知识。资源可以积累,有着很多途径,但知识就只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