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3章 博弈(3 / 3)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羲之等人都开始沉默了。

他们怎么觉着,那个被他们戏称为“手把手教你当官道理”的那本书才是关键呢?

王羲之与谢安两人的智慧的确是最为顶尖的一批人,他们汇聚在一起,只是一个晚上,便结合“印制术”猜测出来了些什么东西。

猜测出来之后,他们开始继续沉默。

但都在心里感慨与庆幸。

幸亏

幸亏他们两家投诚了。

他们甚至久违的有了看热闹的心态,在谢玄以及王献之备受其他几个世家嘲讽的时候,安抚两个尚且年轻的人,用的便是那句“看他起朱楼”的话语。

谢玄以及王献之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却懂自己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那眼睛里藏不住的窃喜以及恶趣味简直是要溢出来了。

他们怎么可能猜不出来些什么呢?

于是,两人一合计,除了每日下值的时候找陈潇喝喝酒,其他时间就干脆不出门了,在家里闭门看书。

建武八年便这样风平浪静的过去了,虽然暗中依旧汹涌,但却令人看不出波澜。

许多小世家开始准备投靠皇帝,而担任小中正官的那些世家们则是依旧在挺着,毕竟他们看不到皇帝胜利的希望。

建武九年,随着王氏以及谢氏的彻底投靠,皇帝身旁的势力也越发的强大,他对于江南的控制也越来越强盛了。

而陈郊周则是在收拾完了岭南之后,被皇帝诏了回来。

巧合的是,担任大中正官的“诸葛氏”家主病危,而诸葛氏的下一代家主则是上书,因为自身忙于照拂父亲的身体,所以不能继任大中正官的位置。

在其余世家子弟都想要争夺这个位置的时候,皇帝的一道诏书彻底让他们安静了。

因为他们没有胆子也没有能力和这一位抢。

替代诸葛氏大中正官位置的,是陈郊周。

陈氏陈郊周。

自此,皇帝身旁的大中正官,变成了四位。

或者说

五位。

因为那位投靠了大世家的“寒门”子弟,本就是皇帝的人,他潜伏在大世家身旁,目的便是为了在关键的时候给大世家一刀。

天平再次倾斜了。

建武九年的秋天转瞬而至,在秋风萧瑟之中,一个好消息传来。

建武大典的某一部分,编撰完成。

与此同时,墨家当代矩子、同样也是陈氏子弟的“陈云安”在某个很平常的早朝出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