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攻破!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会德丰已跻身香江四大英资洋行之列,旗下的直属子公司达49家,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置业信托、联邦地产、夏利文发展、连卡佛、会德丰船务、联合企业及宝福发展等。
而这些子公司又拥有约180家附属公司及20家私营公司,形成一个庞大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
这一时期,会德丰的经营已遍及投资控股、商人银行、财务、证券、期货交易、航运、贸易、批发零售、地产、航空、旅游、保险以及制造业等,投资的范围亦从远东伸展到南洋、澳洲以及南北美洲。
不过,总体而言,当时该集团的核心业务仍是香江的地产及航运。
也就是说,会德丰洋行规模是非常庞大的。
会德丰能够作为香江四大洋行排名第三,实力自然不能小瞧。
陈松箐的佳宁集团在没有破产清盘之前,号称和会德丰,太古一样规模。
实际上,陈松箐的佳宁集团只是表面上数字,堆积出来的,和会德丰相比,还是差远了。
历史上,会德丰是被包家包裕刚吞掉的。
这一次,杨铭为了会德丰洋行,他已经让人准备了四年时间。
而且,吞掉会德丰洋行这个计划,除了杨铭和麦里思等少数人知道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此时,许多人都在关注陈松箐和佳宁集团的安全,对于杨铭来说,正式适合吞掉会德丰洋行的最佳机会。
会德丰洋行的两大股东。
第一大股东张氏家族。
第二大股东约翰马凳,也是现在会德丰洋行的大班。
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有其他财团想吞掉会德丰洋行。
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
最搞笑的就是会德丰两大股东。
约翰马凳在1976年的时候,因为受到当时国际和国内影响,会德丰业务和年利润受到很大的影响,他想卖掉会德丰洋行。
而在历史上的1981年,张氏家族因为内部争家产的原因,也是想一度把会德丰洋行的股份卖掉。
但是,这都没有成功。
反而通过a股和b股的方式,张家和约翰马凳一直控股会德丰洋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后,会德丰董事局的投资策略似乎再度转趋积极。
当时,香江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循环周期的上升阶段,地产市道再度蓬勃发展。
会德丰旗下的置业信托、联邦地产、夏利文发展以及宝福发展等地产公司相继开展庞大地产发展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不过,会德丰的投资策略,实际上是将集团所属地皮物业,拆卸重建,趁地产高潮高价抛售,然后套取资金积极发展航运业,大量订购散货轮船,壮大船队。
这种策略的背后,仍然是会德丰大班约翰马登对香江的前途缺乏信心,担心香江迟早会归还国内,因而实施资产的战略转移,使其“浮在公海上”,以策万全。
可以说,这和历史上的包裕刚的弃舟登陆是完全相反的。
包裕刚是弃舟登陆。
约翰马凳是弃陆登舟。
这也就导致了历史上的包裕刚能够吞掉会德丰洋行。
据统计,到1983年,会德丰旗下,仅会德丰船务一家航运公司,其船队已增至29艘,载重量139万吨。
可惜,踏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航运业已逐渐陷入衰退,会德丰集团因而深受打击。
1981年度,会德丰除税前赢利是1431亿港元,到1983年度已急跌至368亿港元。
当年,约翰马登在公司年报上沉重地宣布:“本集团之主要航运附属公司,会德丰船务国际有限公司经历最困难的一年。”
历史上,1984年,负债累累、面临清盘威胁的会德丰船务被迫将所拥有的船只贱价售卖。会德丰船务的困境触发了会德丰集团两大股东马登家族和张玉良家族的矛盾。
原来,1981年会德丰船务曾向丹麦订购两艘货轮,总值约4亿多美元,惟船只尚在建造期间,全球航运已进入不景气,会德丰船务备受压力。
1983年,会德丰船务想向同系的置业信托寻求约1200万美元的财务支持,但被以张玉良家族为大股东的置业信托所拒绝,迫使会德丰船务只好向母公司借贷400万美元以解燃眉之急。为此,会德丰两大股东矛盾激化。
1984年,张氏家族一要员主动辞退会德丰董事职位,理由是集中管理会德丰旗下的置业信托系公司。
这样形成两大家族在会德丰集团内部的分工,马登家族主管会德丰、会德丰船务、联合企业、连卡佛等;而张氏家族则专责置业信托、联邦地产、夏利文发展等地产公司。
表面上虽如此,但内里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