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你不服?呵呵……你够资格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你不服?呵呵……你够资格吗?(1 / 2)

可能是因为王允的怨念太强的关系,触发了真实之眼的被动感知能力,只见沐云眼皮微微一跳,就知道了王允的事情。

〝你不服?呵呵……就凭你的心性,你够资格吗?〞沐云有些不屑地说道。

王允,字子师,并州太原祁人,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当上太原郡吏,任内王允受命收捕并杀死在当地贪污横行的小黄门赵津,虽然除去了当地一大害,但赵津兄弟向宦官报告,遭宦官因事诬告,汉桓帝因而大怒,收捕太原太守刘瓒并处死。

王允为刘瓒送丧至平原,并守丧三年才回家乡。后来王允复职,期间太原太守王球打算召没有名声和品行的路佛当官吏,王允却坚决反对,更触怒了王球,被王球收捕并将要杀害。并州刺史邓盛知道后立刻辟命王允为别驾从事以营救,王允因而知名。

王允后入仕司徒府,后因考绩好而任侍御史,然后在黄巾之乱爆发以后,王允出任豫州刺史,并参与讨伐黄巾军和招降余党。

期间,王允发现中常侍张让的宾客与黄巾部众有联络,于是告发汉灵帝。

汉灵帝知道后大怒并责斥张让,但张让最终没有获罪,于是向王允报复,王允因而下狱。

王允期间获赦,但十多日后就再因别的罪被捕,送交廷尉,但最终因得到大将军何进和袁隗、杨赐等人上书营救才得免死,至次年才得释放。

王允有鉴于当时宦官权盛,于是改名易姓,流连于河内、陈留地区。

汉灵帝死,王允奔丧至洛阳。当时外戚何进掌权,请王允为其从事中郎并参与图谋尽诛宦官,后转河南尹。

不久,何进图谋泄露,反被宦官所杀,早前被何进从并州召来的董卓于是趁机进京,并执掌朝政。

及后,董卓更废掉汉少帝,改立汉献帝,王允此时亦改拜太仆,后守尚书令。

正值关东诸将发动董卓讨伐战,王允升任司徒,仍守尚书令,董卓迁都长安,王允在董卓焚毁洛阳前收起兰台和石室的藏书秘籍,随献帝西奔,并于长安重建旧秩序,并借此保存经籍。

此时,董卓将长安都交付王允管理,王允亦假意奉承,董卓因此将王允推心置腹,不作怀疑,使王允能在此乱局中扶持王室,亦受朝臣倚仗。

但王允在这个时候,亦秘密地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泰等谋诛董卓,于是上表请杨瓒和士孙瑞从武关出兵攻伐袁术,实质是为讨伐董卓,但因董卓怀疑不许而令图谋失败,王允唯留二人在朝。

此后,王允与士孙瑞和杨瓒等人再图谋诛除董卓,乘着一次董卓因小事不满吕布而用手戟向他投掷以及吕布与婢女私通而不自安的机会,离间吕布和董卓,并告知他们的图谋,终令吕布参与,作为内应。

最终,王允乘汉献帝病愈,董卓入朝拜贺的机会,让吕布成功刺杀董卓,并诛董卓三族,主簿田仪也被杀。当时长安士民都争相庆祝。

不得不说,王允无愧于他所谓的忠诚之说,除了早年和宦官的过节可见以外,在诛杀董卓一事,与其在长安城被李傕等董卓曲部攻破时,拒绝吕布的邀请一同撤离,从而死在李傕手上等事迹,就能看得出来。

只是,王允值得称赞的地方,也只有他忠于汉室这一点而已。

从他执意诛杀蔡邕,从而失去人心一事就能看得出来。

王允为了杀蔡邕所给出的理由并不成立,因为王允与蔡邕同样侍奉过董卓,王允要杀蔡邕的真正理由,也非王允嫉妒蔡邕在史学的成就,而在于王允在当董卓摇尾系统时的丑态,蔡邕知道得一清二楚。

冠冕堂皇的理由虚晃一枪,真正的理由因为太卑鄙的缘故,往往说不出口。王允是另一类型的文妖。

从王允抨击司马迁先生的《史记》是一部【谤书】,就能充分显示出他恐惧什么。

他在恐惧蔡邕先生的【谤书】!

从这里,就能看出王允对于他出身于宦官世家,心里到底有多么地自卑。

别怀疑!从王允的生平经历,就能看出他对自身的名誉极为看重,容不得沾染任何的污点,但也正因如此,让他走上了歪路。

在当时的时代环境背景下,宦官出身的王允,就算不擅长宦官私底下所会使的那些手段,至少也是门儿清。

他会不知道杀死小黄门赵津会触怒那些宦官?他会不知道那些宦官最擅长欺上瞒下以偏概全?他会不知道这件事情只要传出去,刘瓒就算没有被汉桓帝处死,也会在那些宦官的指使和刁难之下,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他都知道,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王允为刘瓒送丧至平原,并守丧三年才回家乡,为的是什么?他心中有愧啊!

王球对他递出橄榄枝,他为什么不接?因为他很清楚王球的背景,他是宦官那边的人,王允到他手底下做事,和自寻死路没什么两样。

与其莫名地被诛杀,还不如借此给自己留一个好名声。

无疑,王允赌对了!此举引来了并州刺史邓盛的注意,不仅保住了他自己的性命,也为自己树立起一个不错的名声。

告发张让一事也是如此,他明明可以透过大将军何进和袁隗、杨赐等人之手来做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