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一席话击中了他的软肋,他决定,暂时不去讨论岳飞的去留。
话锋一转,转而问道,“既然岳飞请辞,众卿以为派谁前往鄂州?”
这又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左护军的人选都还没有敲定,现在又要推举后护军的统兵人选。
赵构定下了准则,“此次推举统军人选,当以文臣为主。我朝祖制即是以文制武。”
闻言,张浚回禀,“臣保奏兵部侍郎,都督府参议军事张宗元出任荆湖宣抚判官,前往鄂州督率行营后护军。”
张守却表示了不同的意见,“鄂州有兵10万,战将千员,张宗元一介书生,未历军旅,恐怕难以执掌。”
张浚又道,“臣以为,军中事物,可命,中军统制王贵和前军统制张宪共同主持,待日后二人立下战功,改任王贵为都统制,张宪为副都统制。”
赵构是赞同张浚的安排,点头说道,“如此甚好,着张宗元,权宣抚判官,王贵,提举一行事务,张宪,同提举一行事务。”
“臣,遵旨。”
赵构停了一下停,又问,“刘光世已经来到行府,该如何处置?”
张浚毫不迟疑,“刘光世当罢,请陛下圣断。”
“哎...刘光世已递交了辞职的劄子,朕决议准其奏请,充万寿观史,进少师,加封荣国公,众卿以为如何?”
张浚连忙出声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妥。”
“有何不妥?”
张浚愤然,“刘光世身为大将,沉酣酒色,不恤国事,且为官贪墨,广置田产,自比陶朱,今日圣上明鉴,罢其职,是为严肃纲纪,
理当夺其爵号,削其官职,而不应再予赏赐。”
赵构和缓神情,略带笑意,“嗨...张卿有所不知,大将罢职加以恩礼,使诸将知有后福,在军中越加效力啊。”
大将罢职加以恩勉,那么岳飞罢职也应该加封和赏赐啊。
这个话张浚想说,却没有说,他清楚在圣上心底,刘光世有勤王之功,岳飞与之相比始终不可同日而语。
张守,陈与义,沈与求都认为官家过于迁就刘光世。
转念一想,既然刘光世已经罢职,便将意见咽进了肚子。
张浚又建议,“臣以为,淮西一军,可由,权兵部尚书吕祉兼统。”
不久前吕祉刚由吏部侍郎升任权兵部尚书,张守再一次表示反对。
“吕祉可以论兵,却不可掌兵。”
赵构有些好奇,便开口询问,“这是为何啊?”
张守出声解释,“吕祉有大志,但无大才,无大才而有大志,不免好高骛远,轻率寡谋。”
张浚很看中吕祉,见张守如此评价,这使他很不舒服,淡淡的说道,
“子固言重了,不知子固是否看过《东南防守便利》,那便是吕祉所著,吕祉不仅有大志,也有大才。”
张守表字子固,张守知道张浚十分赏识吕祉,仍然道,“下官看过《东南防守便利》,立论高远,颇有见识,可军机大事,并非纸上谈论,
充其量,吕祉只能为一军参谋。”
张浚,甚至包括赵构都没有想到张守会反对的如此激烈。
事情到这一步,终于是僵住了,这个时候,秦桧驱前一步,
“下官以为,可由吕祉临时监军,酌升左护军前军统制王德为都统制。”
要不怎么说秦桧是搅屎棍呢,这是一个很折中的办法。
吕祉代表朝廷监军,掌管将领的奖惩升迁,而军中事物则由王德主持。
倘若有战事,监军不负责指挥,由王德节制全军。
赵构首肯的这个方案,“吕祉既然知兵,可以委任。”
张守对这个折中的办法仍然不满意,在他看来,任用吕祉监军,比仍用吕祉统军还要坏事。
任用吕祉统军,那只是担心能力不足,任用吕祉监军,平日里若与王德郦琼等人生出了矛盾。
王德为都统制,吕祉为监军,那二人如何相处啊?王德升为了都统制,那郦琼又怎么办呢?
左护军内部情形复杂,单靠提拔一个王德解决不了问题,但圣上发话了,他也不好继续争辩。
召对结束之后,赵构专门留下张浚,
“张宗元此去鄂州掌军,可特意叮嘱,赴任后需对后护军详做考察。”
张浚一时未明其意,赵构又说,
“尤其军心!需得一一明辨。”
张浚明白了,官家是要借岳飞辞职之机,弄清后护军是否忠于朝廷,这心里经不住微微一沉。
“陛下放心,臣一定转达圣喻,让张宗元不辱使命。”
........................
从沈园出来,马车一路直接来到工坊,远远的便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赵颖的眉头微微皱起,象征性的在鼻前扇了扇。
“师姐不妨先回府衙,这里着实有些脏乱。”白野出声劝道。
“呵,妹妹去得,我便去不得?”
熟悉的白眼,熟悉的腔调,白野果断闭嘴。
下了马车,白丙已经等候多时了,忙迎了上去。
“见过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