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先发!”
比起那一千万贯新增的铸币,朝廷手里那三千万贯军费,才是这次大荒的主要推手。
那么大一笔钱在朝廷手里握着不参与流通,却是不行的。
“直接把钱发到将士家里,让亲眷代为领取。这样一来,这三千万贯便可以最快的速度流入商贸往来。”
众人听闻,连连点头,“这个很有必要。还有呢?
“其二!”吴宁又说出一条,“立即颁布天下,施行酒类官榷。”
“嗯?”
武则天已经不在纠结大柱子,正在细品吴老九的第一条政方,突然听到要施行酒类官榷,一时没反应过来。
轻疑一声:“这是为何?”
“回禀陛下,此举是为了迅速消耗过剩粮米。”
今岁的农税,收上来的不是钱,而都是粮食,而且是大量的粮食。
而这一部分粮,是没法在回到民间流通的。
因为,本就受伤颇深的农民,已无法再经受得起官粮对于粮食市场的冲击。
在这个继续拉高物价,稳定经济的当口,官粮回冲也不符合救市的需求,这和后世西方通货紧缩之下的“倒牛奶”是同一个道理。
可是话说回来,这么多粮食怎么消耗,总不能烂在仓里吧?最好的途径就是,酿酒。
只要朝廷掌握了酒类的官方酿造权,准确的说是酒曲的官榷权,那就这一大批粮食就可以逐渐消耗掉。
“嗯,有道理!”狄胖子听了吴宁的解释不住点头。
不得不说,在商贸之务上,吴宁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想的长远。
抬头看向武则天,“陛下以为....”
老太太也点着头,“就依子究之言吧!”
抬头看向吴宁,“那第三条呢?”
“第三...条....”
吴老九犹豫了一下,“嘿....”
贱笑一声,“需要朝廷.....再修几根大柱子。”
噗!!
在场诸臣,包括武老太太在内,都喷了。
岑长倩心说,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刚拆了一根,那位火气还没消呢,你又提再建?而且是几根儿!?
下意识看向武则天,只见老太太脸都是绿的,狠不得冲下去把吴老九挠成面条。
还要再建二柱子、三柱子,你还拆我大柱子干什么?
刚要发彪,可是正撞见吴老九那平静淡然的眼神,老太太一愣,心中生疑。
以吴宁的性子,气人是气人,但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沉下心来,细细一想,猛的眼前一亮,抬头道:“子究是说.....”
“大兴土木之工?”
下首吴宁闻之一乐,躬身上礼:“陛下圣明!正是大兴土木。”
此时,武承嗣、武攸暨还有点迷糊,“大兴....什么土木?”
倒是岑长倩、狄仁杰这些真有本事的,一点就通,瞬间明了其中玄机。
岑老爷子点了点头,对狄仁杰道:“似乎有道理?”
狄胖子附和,“确实应该劳民伤财了。”
“劳民伤财?”
完了,武承嗣更听不懂了,求助似的看向众人。
啥意思啊?
劳民伤财不是坏事儿吗?怎么让他们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呢?
好吧,以武承嗣的水平,确实理解不了。
不过,劳民伤财有的时候确实是坏事,可是有的时候却是好事。
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手段,一种皇权对财富的释放。
这么说吧,乱世之中,或者国家穷的时候,别说大兴土木奢侈花钱,就连呼吸都是错的。可是在盛世之下,大兴土木,更多的是积极的意义。
确实是要劳烦百姓,也确实伤财。
可是,伤的却是朝廷的财,花出去的这个钱,最终还是流向了民间。
就好像武则天修佛寺、修明堂、修天枢耗资巨亿,确实奢侈浪费,可是真的浪费了吗?
她花的是朝廷的税收,百姓的血汗钱,这一点没错。
但却因为修这么多东西,惠利了以万计的工匠、石料、木材商户,以及远运资财的民夫商贾,使得朝廷的税收重新回到民间流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比这笔巨亿之资躺在国库里睡大觉要好得多。
事实上,历朝历代,很多帝皇大兴土木或者劳民奢侈,出发点都是因为如此。
那就是国库里的钱太多,而民间的钱太少了,需要朝廷拿出钱来,反哺民间。
于是,就有了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阿房宫,有了大运河,有了大明宫,有了历史上那些看似一点都不赚的对外战争,也有了乾隆六下江南。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大工程、大浪费,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没有必要,也导致了不好的后果。
古人可能也没有后世华夏那样近乎超然的能力和决策,在既伤国财,又不劳民,又能惠利天下的情况下,搞大工程。
但是,其经济意义不容忽视,也有它的必然性。
就像现在,只有大兴土木,搞出一个大工程来,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国库里的钱快速的输送到民间,缓解钱荒带来的灾难。
.....
————————————
有时候就是这样,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这个大兴土木的法子,起码在当下时局来看还不错。
狄仁杰、岑长倩与武则天纷纷点头认可,至于到底是修二柱子,还是别的什么更有用的大工程,还需要从长计议。
不过吴宁今日提出的其它几条政方,倒是可以先行运作了。
总结下来就是:拆了大柱子铸钱,提前发放吐蕃战争军费,酒类官榷。
有了方向,武则天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唯一有点闹心的就是,这些话本来是让吴老十来说的,可是吴启却是刻意隐形,把功劳让给了吴老九。
而这个该死的吴老九,还要拆了她的大柱子。
......
从两仪殿出来,